平林漠漠煙如織。寒山一帶傷心碧。
暝色入高樓。有人樓上愁。
玉階空佇立。宿鳥歸飛急。
何處是歸程。長亭更短亭。
“暝色入高樓,有人樓上愁”,為一篇中峰,前兩句是樓頭遠望所見,林煙曰“漠漠”,碧山曰“傷心”,情在筆先;復借暝色入樓,影帶出樓上“愁”人作過片。下闋似斷復續(xù),返寫樓下近眺所見,其時間實先于前片。蓋玉階久佇,見宿鳥歸飛,而行人未有歸期,故登樓悵望,及太白《玉階怨》:“玉階生白露,夜夜侵羅襪。卻下水晶簾,玲瓏望秋月”之意,而法脈上祧《古詩十九首·明月何皎皎》。至此醒明所愁因何,更逆挽至樓頭悵望。借長亭短亭,將愁思遠展開去,在林煙寒山,一派虛空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