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人士陳浩:大學宿舍誕生的“千萬富翁”
如今,陳浩已是一家擁有40名員工的公司老板,去年營業額達3000多萬元,大約有40萬人次穿過他創辦的“馬奇菲爾”品牌的衣服。
今年3月,陳浩以自己的創業項目,在學校組建團隊,參加由共青團中央、教育部等部門聯合主辦的“創青春”全國大學生創業大賽。這次大賽首次設立創業實踐項目,全國高校共有8個電子商務項目入圍決賽,最終陳浩團隊獲金獎。
創業不是勵志書中的“心靈雞湯”
20xx年陳浩高考成績不理想,考入了鹽城工學院的博雅學院。當時陳浩認為“高考是人生的分水嶺”,擺在他面前的是兩條路,一條是中規中矩完成學業找工作,第二條就是堅持做想做的事情。
那時候,他看了很多創業成功的案例,“感覺努力就會有回報,投點錢就能成功”。
20xx年,他大一,不安分的他在網上發現南方有很多人在做一款手機企業信息的軟件,“很沖動,感覺機遇來了就要抓住”。
他給父親來了個“先斬后奏”,到了廣州之后給父親打電話說要休學。他說服父親給自己一年時間,“如果成功了就不再回來,失敗了就回來重新開始”。
后來,父親帶著他與學校輔導員“談判”。“當時老師們很詫異,畢竟大一學生這么做在想法上不成熟,而且也不能提供正當的理由。”陳浩說。
陳浩投了10萬元,是公司最小的股東,公司一開始利潤不錯。后來,公司又“轉戰”手機終端市場,與深圳的供應商合作開發了一款手機客戶端,類似現在的微信,叫做“即通”。
但是開發手機軟件“燒錢”燒得讓人出乎意料,他們的投資很快被耗盡。20xx年6月,陳浩在團隊中第一個選擇退出。
“其實是我們做早了,要合適的時候做合適的事。”陳浩分析,當時手機市場混亂,使用智能機還不夠普遍。后來了解到騰訊公司也是那時候開發跟進技術,一直在等待時機。
這次失敗,讓陳浩認識到真正的創業并不是勵志書中描述的“心靈雞湯”,“創業不是那么簡單,這些勵志書多寫成功的案例,失敗的寫得很少,讓人感覺到‘努力了就有回報’,給人帶來誤區”。
大學宿舍也能誕生“千萬富翁”
回校后,陳浩做起了“好學生”,每天泡在圖書館,擔任英語課代表,功課成績進步很快,但他的創業激情并未就此熄滅。
忍了一個學期,寒假他又開始“搗騰”,幫助做代購。他發現淘寶店上做男裝的商機,20xx年年初,他在淘寶上注冊“豐厚人生”的店鋪。這次他謹慎了許多,做了一個多月的市場調研,定了3年沖5皇冠的目標,“相當于要賣出去幾十萬件衣服”。
從第一個訂單開始,陳浩就覺得“時間不夠用”。三四個月后,每天的銷售額在800元,“突然覺得自己太厲害了,一天能賺的錢相當于小伙伴們一個月的伙食費”。
陳浩感受到電子商務的商機,在老家蘇北,也能把生意做到全國。這里可以享受低廉的房租,城區150平方米的房子每月租金才600元。
他成為大學里快遞最多的人,他進的男裝堆積在宿舍里,滿屋子都是。他每天要往全國各地發送數百個快遞,舍不得買打印機,就只好手寫,“有時候手抄得抽筋,實在沒辦法請來班里的女同學幫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