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苑毛尖
遠古縣古屬峽州,唐代陸羽《茶經》中就有無安產茶這記載。據縣志遠載,鹿苑茶起初(公元1225)年為鹿苑增寺側載值,產量甚微,當地村民見茶香味濃,便爭于相引種,遂擴大到山前屋后種植,從而得以發展。現已在鹿苑一帶創制出一種黃茶類的鹿苑毛尖。鹿苑茶品質獨具風格,芬芳馥郁,滋味醇厚,被譽為湖北茶中之佳品。
鹿苑毛尖的品質特點是,外形條索環狀(環子腳),白毫顯露,色澤金黃(略帶魚子泡),香郁高長,滋味醇厚回甘,湯色黃凈明亮,葉底嫩黃勻整。
鹿苑毛尖
遠古縣古屬峽州,唐代陸羽《茶經》中就有無安產茶這記載。據縣志遠載,鹿苑茶起初(公元1225)年為鹿苑增寺側載值,產量甚微,當地村民見茶香味濃,便爭于相引種,遂擴大到山前屋后種植,從而得以發展。現已在鹿苑一帶創制出一種黃茶類的鹿苑毛尖。川紅工夫,產于四川省宜賓等地,是本世紀律50年代產生的工夫紅茶。四川省是我國茶樹發源地之一,其地勢北高南低,氣候溫和,雨量充沛,土壤多為山地,黃泥及紫色砂土,十分宜茶生長。
四川邊茶生產歷史悠久。清朝乾隆時代,規定雅安,天全、榮經等地所產的邊茶專銷康藏,稍南路邊茶。而灌縣、崇慶、大邑等地所產邊茶專銷川西北松潘、理縣等地,稱西路邊茶。
以金銀花作窨茶香料,是近年來由湖北咸寧縣所首創。金銀花品種較多,常見的有紅金銀花Lonicerajaponica(var.Chinensis).黃脈金銀花(var.aureotrticulata)和白金銀花(var.halliana)等。香氣以白金銀花最佳。
遠古縣古屬峽州,唐代陸羽《茶經》中就有無安產茶這記載。據縣志遠載,鹿苑茶起初(公元1225)年為鹿苑增寺側載值,產量甚微,當地村民見茶香味濃,便爭于相引種,遂擴大到山前屋后種植,從而得以發展。
遠古縣古屬峽州,唐代陸羽《茶經》中就有無安產茶這記載。據縣志遠載,鹿苑茶起初(公元1225)年為鹿苑增寺側載值,產量甚微,當地村民見茶香味濃,便爭于相引種,遂擴大到山前屋后種植,從而得以發展。
世界上的花卉大多有色無香,或有香無色。唯有玫瑰、月季、紅梅等,既美麗又芳香,除富有觀賞的價值外,還是窨茶和提取芳香油的好原料。玫瑰(Rosarugosa)原名徘徊花,原產于我國,朝鮮及日本,是薔薇科的落葉灌木。
用白蘭窨茶,已有悠久的歷史,純粹的白蘭花的茶香氣濃烈、持久,滋味濃厚,主銷山東、陜西等地,是僅次于茉莉花茶的又一大宗花茶產品。主要產地為廣州、蘇州、福州、成都等地。年產量2,000~3,000噸。
產于安徽六安地區齊云山。六安瓜片每年春季采摘,成茶呈瓜子形,因而得名,色翠綠,香清高,味甘鮮,耐沖泡。此茶不僅可消暑解渴生津,而且還有極強的助消化作用和治病功效,明代聞龍在《茶箋》中稱,六安茶入藥最有功效,因而被視為珍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