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包飯[圖]
以稻米、鴨肉、蝦仁、叉燒肉、雞蛋及各種調料,烹后用荷葉包裹,蒸制而成。清香可口,為夏秋佳品。荷包飯[圖]
以稻米、鴨肉、蝦仁、叉燒肉、雞蛋及各種調料,烹后用荷葉包裹,蒸制而成。清香可口,為夏秋佳品。普寧面線,又稱面條。是普寧特有的食品之一,用麥面加適量食鹽揉成面團,捏扯成線狀,晾曬干后,蒸熟成品。深受廣大人民群眾和海內外僑胞所喜愛。歷史悠久,相傳不止。
煲湯是廣州主婦的必修課。地道的廣州人沒有不喜歡喝湯的,不管是家里作的還是大小館子里賣的,廣州的老火靚湯不外乎一個目的——滋補!夏天冬瓜煲排骨加扁豆,赤小豆降火,冬天花旗參煲雞祛寒。
廣州人愛食甜食,甜品的種類非常豐富,較普遍的甜品小食有雙皮奶、姜撞奶、芝麻糊、花生糊、紅豆沙、錄豆沙、冰糖燉木瓜、冰花燉雞蛋、冰糖雪耳、冰糖蓮子百合、龜苓膏等等。雙皮奶和姜撞奶都是南粵特有的鮮奶制品,是甜品中的上品。
這是當之無愧的廣東特產!據說,它的起源在肇慶,那些正宗的果蒸棕體形無比巨大(當然是比起我們平時能買到的那 些)。而流傳到廣州,廣州人把它推陳出新,發展到現在,已經有了好多新品種:瑤柱棕,菠籮棕,豆沙棕...... 但是,就我而言...
捶肉丸是營養豐富,風味獨特的客家湯菜。用新鮮牛肉或瘦豬肉作原料,薯粉、胡椒、作佐料,將鮮肉用厚鐵墊剁成肉泥,加入佐料,擠成丸子,用豬骨上湯慢火煮熟。肉法家丸嫩滑、爽脆,別有風味,老少喜歡。
而今雖說健康食品盛行,但好食肥肉者仍不乏其人,理由很簡單:只要適可而止,過一下口癮還是可以的。加之一頓飯,五六個菜,其中一道滿足一下口福之欲,“民以食為天”才不會是一句空話,一味地為求健康而扼殺了自己種種的美食樂趣,豈不...
瀨粉,的確是令不少廣州人因回味而垂涎的傳統小食——軟軟的粉條,煮得半爛;綢綿的米漿;豐富的配料:肉末、蝦米、冬菇粒、香脆的豬肉渣粒、拌有青椒粒炒成的蘿卜粒子——粉條的軟滑、配料的嚼頭、蘿卜粒的爽辣、醒胃——當年幾分一角的...
以半發酵面和酥心(油酥面團)摺疊作皮,蓮蓉作餡包成圓形,蒸制而成。其皮色潔白,層次分明,松軟而稍爽韌,香甜可口。 粉果 用淀面粉包裹蝦仁、豬肉等拌成的餡料,作成角形蒸制而成。皮薄白、爽軟、半透明,可見角內餡料,餡鮮美甘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