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家油炸湯圓
糯米吊漿粉團作皮,包入餡心,油炸而成。色澤金黃,油而不膩。已有50余年制作歷史。吳家油炸湯圓
糯米吊漿粉團作皮,包入餡心,油炸而成。色澤金黃,油而不膩。已有50余年制作歷史。民國22年(1933年)貴陽北門橋(噴水池)一帶有食品店叫鏡泉齋,以上等糯料、白糖、涼糖、玫瑰芝麻、洗沙、花生米、核桃仁等原料制作。制作方法:先將糯米打成糍粑,分成小碗,再放入烙鍋以豬油烙成薄片,加入糖心,再折成一半復烙,粑粑...
白鐵豆腐加調料搓絨,輕捏壓扁,入油炸黃,蘸調料漿汁,趁熱食之。其外殼焦黃,內質細嫩,外皮酥脆,心似蜂窩,趁熱蘸食,嫩脆滑爽,味美鮮香。起源于貴陽雷氏人家,已有百余年制作歷史。
原料:洋芋500克。 調料:雞肉、香菇、鹽、味精、胡椒粉、蔥花、水芡粉、烹調油等適量。 制作方法:煎。洋芋蒸熟去皮,用刀或滾筒壓成茸泥,加入適量的鹽、味精,胡椒粉揉勻成皮料。
原料:面粉400克,食鹽少許。 調料:角角魚500克、姜沫、蔥花、蛋清、苦蒜、芡粉、鹽、胡椒粉等適量。黔東南紅酸湯、木姜子油適量。 制作方法:煮。面粉加少許食鹽、清水和勻揉光滑成為“子面團”,放面案板上用濕布蓋上“餳”10分鐘。
歷史:鍋烙豆腐,是貴陽的著名特產,它是用白豆腐劃成66厘米長、5厘米寬、1.3厘米厚的片,在淡堿水內浸泡20分鐘后,放在篾笆上用子母火烘烤成兩面黃;珧柱,即江珧柱,又稱干貝是一種珍貴的海味,滋味極鮮。
原料: 糕粑1塊約150克,藕粉100克,熟芝麻、枯餅、瓜片、桃仁、綠果脯、白糖、玫瑰糖等適量。 制作方法: 熬。用大米經淘洗、浸泡、濾水,用石磨子磨成粉,用籮篩去掉粗顆粒,將細米粉灑入少許冷水拌勻,成濕潤、松散的米糕,用厚2厘米、...
碗耳糖、核桃仁、熟芝麻、玫瑰糖,加水適量,制成餡料。另將大米、糯米舂成米粉。兩者在木甑中,相間鋪放成層,劃塊,蒸熟,每塊印紅色花飾。外形方正,顏色潔白,泡松如雪,甜美可口,已有80余年制作歷史。
原料:雞蛋細面條90克,脆哨、煳辣椒面、綠豆芽、紫菜等適量。 調料:豬油、鹽、胡椒粉、味精、醬油、醋、鮮湯、紅糖、料酒、甜酒汁、蔥花、姜沫等適量。 制作方法: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