沔陽三蒸[圖]
“清蒸菜最能保證營養不受損失”的提法現在已廣為人知,“沔陽三蒸”也由此在“吃要吃的科學”浪潮中重煥青春。所謂三蒸,即蒸肉、蒸魚、蒸菜(可隨意選擇青菜、莧菜、芋頭、豆角、南瓜、蘿卜、同蒿、藕等數十種),頗為符合葷素搭配營養均衡。此菜又名沔陽粉蒸,蒸菜都裹著搗細的米粉,菜的本香配上大米的清香,回味深長。沔陽三蒸[圖]
“清蒸菜最能保證營養不受損失”的提法現在已廣為人知,“沔陽三蒸”也由此在“吃要吃的科學”浪潮中重煥青春。所謂三蒸,即蒸肉、蒸魚、蒸菜(可隨意選擇青菜、莧菜、芋頭、豆角、南瓜、蘿卜、同蒿、藕等數十種),頗為符合葷素搭配營養均衡。此菜又名沔陽粉蒸,蒸菜都裹著搗細的米粉,菜的本香配上大米的清香,回味深長。湖北特產麻烘糕是著名的傳統食品,有著悠久的歷史。由于用料考究,制作精細,香甜松脆,質地優良,被譽為湖北特產。產品的特點之一是用料講究。
據傳,紅廟酥餅始于清朝,屬當時紅廟街蔣益大(間族)雜號首創,嗣后,由于行業之同競爭激烈,蔣姓酥并的聲譽。逐漸追立于翠昏齋雜貨店。紅廟酥餅以熟面、精糖、麻油為主料,用適量的清凈溫開水免進香油存面粉調和,再用精糖拌少許熟面作包...
是武漢老店一品香甜食館的傳統特色風味,它皮薄餡大,鹵汁飽滿、肉味鮮美、營養豐富。熟制方法:蒸特點:色白、松泡有彈性、質軟嫩、餡鮮美...
原料配方:面粉500克豬腿肉650克姜末15克醬油25克白糖10克味精5克小磨麻油15克湯皮(用肉皮和原湯熬制的凍)400克精鹽、黃酒、胡椒粉少許 制作方法:1.選用七成瘦、三成肥的鮮豬腿肉,先切塊后絞碎、加水175克拌勻,如遇冬天可稍多加水,夏...
若到武漢而不去“老通城”,就難算得是品嘗過漢味美食。“老通城”之所以有名,一則為有獨特的名吃DD“三鮮豆皮”;二則因是“老字號”DD68年滄桑;三則改革之最DD全省餐飲業首家股份公司;四則布局巧妙DD文化色彩濃郁。
這個難登大雅之堂的東西,很多人嫌它不干凈,對它敬而遠之,而它卻是很多人的最愛。
“仙桃蒸三元”是湖北沔陽的傳統菜之一,具濃郁地方特色。是沔陽民間,嬰兒滿月,婚喪喜事,生日、祝壽等酒宴上必不可少的主菜。“仙桃蒸三元”,即蒸肉圓、蒸豆腐圓、蒸珍珠圓(又名素衣圓子,糯米圓子)。起源于五代十國時期。
南方的丸子在不南不北的武漢過油一炸就叫圓子,而香菜圓子在許多年里都和藕圓子、豆腐圓子并稱為窮人家的三寶,因為它們看上去金黃松脆與肉圓子一無二致直到入了口才見真招,所以特別能給窮人家爭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