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仁猴菇米
【原料】
瓶裝猴頭300克,松仁75克,紹酒10克,味精1克,精鹽1.5克,鮮湯50克,干淀粉10克,蛋清1個,生油500克(實耗35克)
【制法】
(一)將猴頭切成米粒狀,擠干水分后,用蛋清加干淀粉上漿。
(二)炒鍋燒熱,用油滑鍋,放入生油燒至五成熱時,下松仁,至金黃色時,投入猴頭粒劃散,倒入漏勺瀝油。鍋內留油少許,倒入猴頭粒、松仁,加酒、鹽、味精、鮮湯翻炒后出鍋裝盆。
松仁猴菇米
【原料】
瓶裝猴頭300克,松仁75克,紹酒10克,味精1克,精鹽1.5克,鮮湯50克,干淀粉10克,蛋清1個,生油500克(實耗35克)
【制法】
(一)將猴頭切成米粒狀,擠干水分后,用蛋清加干淀粉上漿。
(二)炒鍋燒熱,用油滑鍋,放入生油燒至五成熱時,下松仁,至金黃色時,投入猴頭粒劃散,倒入漏勺瀝油。鍋內留油少許,倒入猴頭粒、松仁,加酒、鹽、味精、鮮湯翻炒后出鍋裝盆。
江蘇省六合縣生產的盆牛肉,亦叫牛脯,是一種極受群眾喜愛的名產品,已有100年歷史,1918年曾參加江蘇土特產品展覽會,獲得好評。原料配方:肥壯黃牛前腿肉100千克,精鹽4.5千克,冰糖3千克,上等揚州元秋10千克,芒硝水1千克,大茴香適量...
始于清道光年間。其餡心全部由湯制成,為名副其實的湯包。湯餡選料嚴謹,工藝獨特,包大皮薄而不破,口張湯滿而不溢,肥厚鮮美,別具一格。-...
因1940年秋新四軍東進蘇北進行黃橋決戰(zhàn),泰興縣黃橋地區(qū)群眾趕制燒餅支前而聞名全國。其造型美觀,制作精細,具有香、酥、脆等特色。分甜、咸兩類,共10余品種,咸者有肉松、火腿、蔥油、開洋、鮮肉等;甜者有桂花、豆沙、五仁等。
原料配方:鮮楊梅50千克,白砂糖27千克,甘草粉1.5千克,檸檬酸25克,胭脂紅10克,安息香酸鈉50克,食鹽7千克 工藝流程:選料→鹽漬→曬干→漂洗→糖漬→曬制→包裝→成品 制作方法:1.選料:選用果大肉厚的新鮮楊梅為原料。
【原料】 熟火腿肉片160克,熟鵪鶉蛋6個,凈筍肉75克,雞蛋2個,濃番茄醬50克,白糖50克,米醋、黑芝麻、味精各少許,干生粉60克,水生粉20克,生油250克(實耗70克)。
原料:原湯鮑魚500克,雞翼24克,小菜芯12棵。調料 生油800克(實耗約70克),醬油15克,鹽5克,白糖、味精、濕淀粉各10克料酒35克,蔥、姜各10克,濃湯150克。
原料:乳狗肉750克。 熟火腿片25克、水發(fā)香菇35克、冬筍150克、青菜心250克。精鹽15克。花生油100克、味精12克、蔥姜各15克、紹酒35克、胡椒粉7.5克、芝麻油5克)。制作方法:將乳狗宰殺后,煺毛,去掉內臟、頭。
原料:凈青魚肉500克,筍片25克、水發(fā)冬菇15克。 雞清湯450克,紹酒25克、醬油15克、豆油450克(實耗油75克)、蔥姜各10克、精鹽2克、味精1.5克。 制作方法:將青魚段斜片成1.5厘米的魚塊。用紹酒、醬油浸漬5分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