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春面[圖]
又稱光面。民間習慣稱陰歷十月為小陽春,上海市井隱語以十為陽春。以前此面每碗售錢十文,故稱陽春面。開洋蔥油拌面又稱海米蔥油拌面。以熬香的蔥油和燒透的海米(上海人稱開洋),與煮熟的面條一起拌食。面條韌糯滑爽,海米軟而鮮美,蔥油香郁四溢。1945年后,城隍廟有個姓陳的攤販運用蘇北家鄉日常的方法熬制蔥油,用來拌面。蔥香濃郁與眾不同,很受歡迎,流傳至今,F為湖濱點心店的特點小吃。百果餡酒釀圓子
以果料為餡,滾包糯米粉的小圓子與酒釀同煮而成。酒釀味濃甜潤,圓子較糯,餡甜香。-
陽春面[圖]
又稱光面。民間習慣稱陰歷十月為小陽春,上海市井隱語以十為陽春。以前此面每碗售錢十文,故稱陽春面。開洋蔥油拌面又稱海米蔥油拌面。以熬香的蔥油和燒透的海米(上海人稱開洋),與煮熟的面條一起拌食。面條韌糯滑爽,海米軟而鮮美,蔥油香郁四溢。1945年后,城隍廟有個姓陳的攤販運用蘇北家鄉日常的方法熬制蔥油,用來拌面。蔥香濃郁與眾不同,很受歡迎,流傳至今,F為湖濱點心店的特點小吃。百果餡酒釀圓子
以果料為餡,滾包糯米粉的小圓子與酒釀同煮而成。酒釀味濃甜潤,圓子較糯,餡甜香。-
這是上海最普遍的食品,但是在本地卻不容易找到。大餛飩的餡料有瘦肉、菜心等等,餛飩皮嫩滑、有彈性,比廣東式的云吞結實。湯底用豬骨和雞骨熬6小時以上。
原料:面粉500克,熟豬肉500克,豬肉末150克,豬油50克,冬筍50克,冬菇25克,醬油25克,白糖60克,味精、黃酒、蔥姜各適量。 做法:1、取面粉,用開水燙,揉勻揉透,搓成條,摘成坯,搟皮待用。豬肉蒸熟,配料均切成細丁。
上海除了濃油醬赤的本幫餐飲,其實最令阿拉上海人引以為豪的因該是上海的各色點心。無論是市井的四大金剛,咸菜泡飯,還是綠波廊里接待西哈努克的鴿蛋圓子、眉毛酥,均是上乘之美味。
中秋一過,月餅這個傳統食品便像“雞肋”一樣很難入口了,老實說月餅真沒什么好吃的,改良了幾年,口味一直讓挑剔的嘴巴嫌棄。吃完月餅,金秋時節再能吃點什么呢?我腦海中浮起了上海傳統小吃的身影,上哪去吃呢?號稱上海點心“一只鼎”...
糟田螺是上海著名的特色風味小吃。這種小吃是用個大肥美、肉頭厚實的安徽屯溪產的龍眼田螺為原料,進店后先用清水養兩天,使其吐凈泥沙,然后再放入鍋內,加上茴香、桂皮等煮較長時間。最后將燒好的田螺放上陳年香糟,糟制而成。
南南北北,糕點是中國人拿手的點心。論起上海的糕點,恐怕掰上腳趾,你都樹不過來。但被上海人廣為喜愛的,要數條頭糕和薄荷糕,還有雙釀團之類的。薄荷糕,糯米粉里拌著些許的薄荷粉,點綴著紅綠絲。
1.阿爾貝多爸爸的泡芙工房の泡芙乃是本人吃過最美味的泡芙,外層酥皮香香的軟軟的,內里蛋奶滑滑冰冰的,奶香濃郁,很有些冰淇淋的風味。咬一口酥皮,內餡軟軟得好象快要流出來。讓你禁不住迅速消滅它。
記得蔥油拌面是我小時候的最愛,父親常用蔥油拌面打發家里的午飯。聞到油鍋煸炒香蔥的味道我就饞地不行。但越是簡單的東西,它就越難達到完美,蔥油拌面亦如此。以熬香的蔥油和燒透的海米(上海人稱開洋),和面條一起伴著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