蔥白粥
【原料】粳米50克 蔥白 白糖各適量。
【制作】先煮粳米,待粳米將熟時(shí)把切成段的蔥白2~3莖及適量白糖放入即可。
【功效】解表散寒,和胃合中,適用于風(fēng)寒感冒。
【用法】每日1次,熱服,取微汗。
蔥白粥
【原料】粳米50克 蔥白 白糖各適量。
【制作】先煮粳米,待粳米將熟時(shí)把切成段的蔥白2~3莖及適量白糖放入即可。
【功效】解表散寒,和胃合中,適用于風(fēng)寒感冒。
【用法】每日1次,熱服,取微汗。
原料:對蝦300克,米酒適量,生姜3克。 制法:將對蝦去腸洗凈放入米酒中浸泡15分鐘后取出,加油、生姜猛火炒熟,調(diào)味上碟。 功效:主治腎氣不足、陽痿。通血脈,補(bǔ)腎壯陽。
原料:薏米(薏苡仁)10克,山藥10克(鮮山藥50克),大米100克,水適量。做法同紅棗蓮子粥。山藥有健脾益腎的功能。 功效與主治:具有健脾滲濕、滋補(bǔ)肺腎的功效,適合于有消化不良性腹瀉、大便溏泄、全身無力、心悸氣短等癥狀者食用。
【原料】 巴戟、肉蓯蓉各10-15克,精羊肉63克,粳米100克,精鹽適量,蔥白2莖,生姜3片。 【制作】 分別將巴戟、肉蓯蓉、精羊肉洗凈后細(xì)切。
【原料】 赤石脂30-50克,大米50克。 【制作】 把赤石脂30-50克,放在碾槽內(nèi)研成細(xì)粉,過篩備用。用大米50克,淘洗后放入小沙鍋內(nèi),加水適量,煮成稀薄粥。待粥將熟時(shí),每次調(diào)入赤石脂粉3-5克,再煮2-3分鐘即可。
【原料】 冬筍、粳米各50克。 【制作】 將冬筍洗凈切片,與粳米同煮為稀粥。 【用法】 每日2次,空腹服。 【療效】 宣散透疹。適用于小兒麻疹,疹出不暢。
【原料】 黃芪30克,當(dāng)歸10克,粳米或糯米100克,紅糖適量。 【制作】 將黃芪切片,與當(dāng)歸共煎,取汁去渣,再與洗凈的粳米同入砂鍋,加水適量,共煮為粥,加紅糖調(diào)味。 【用法】 分2次,溫?zé)岱?【療效】 益氣補(bǔ)血。
【原料】 大蒜30克,新鮮馬齒莧60克(干品30克),粳米100克。 【制作】 將大蒜去皮,新鮮馬齒莧洗凈切碎,然后煮汁去渣,加入粳米煮粥。 【用法】 可供早晚餐,溫?zé)崾场?【療效】 清熱止痢。適用于急、慢性細(xì)菌性痢疾和腸炎。
【原料】 生地黃汁50毫升,連心麥冬6克,蓮子心3克,竹葉卷心20支,燈芯草2支,雪梨1只,粳米20克,砂糖適量。 【制作】 將上藥洗凈后共煎,去渣取汁;雪梨去皮搗爛取汁;粳米洗凈煮粥,待沸后入藥汁、地黃汁,后下梨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