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竹飯
香竹飯,傣語稱“考瀾”,只能用具有特殊香味的香竹“埋考瀾”煮制。香竹為喬本科竹類,桿細如酒杯,內壁粘有一層具有特殊香氣的白色竹瓤。煮香竹飯,選用當年長成的嫩竹,依節砍下,每段留一竹節。把糯米放在香竹筒里,用水浸泡15分鐘后,放在炭火或烤爐內用微火烘烤。食用時,敲打竹筒使之變軟,竹筒內壁的竹膜便粘在飯上,用刀一剖兩半,香竹飯便脫竹而出,香氣濃郁,飯軟而細膩。
這種米飯,既方便食用,又方便攜帶,是傣家人用以待客的主食。
香竹飯
香竹飯,傣語稱“考瀾”,只能用具有特殊香味的香竹“埋考瀾”煮制。香竹為喬本科竹類,桿細如酒杯,內壁粘有一層具有特殊香氣的白色竹瓤。煮香竹飯,選用當年長成的嫩竹,依節砍下,每段留一竹節。把糯米放在香竹筒里,用水浸泡15分鐘后,放在炭火或烤爐內用微火烘烤。食用時,敲打竹筒使之變軟,竹筒內壁的竹膜便粘在飯上,用刀一剖兩半,香竹飯便脫竹而出,香氣濃郁,飯軟而細膩。
這種米飯,既方便食用,又方便攜帶,是傣家人用以待客的主食。
在大理守著洱海吃魚,可謂得天獨厚。雪山融雪匯成了洱海之水,如此水質又滋養了分外鮮嫩的洱海魚。當乘鮮采摘的酸梅翠色猶在,一道以青梅入味,以辣椒為主料的翠梅酸辣魚就新鮮出爐了。
蕎麥用途廣泛,植株含紅色熒光色素。籽粒磨粉,每百克含水分12毫升,碳水化合物68.4~74.3克,蛋白質9.2~10.9克,脂肪2.2~3.2克,粗纖維06~1.4克,灰分8~3.6克,以及多種礦物質和維生素。
竹筒煮湯是哈尼族食品中特色最鮮明的菜肴。竹筒煮湯,以竹筒為鍋,可者鮮菜湯、雞湯、豬蹄湯等。烹制時,砍下一節節的新鮮龍竹,略加涮洗,將備煮的雞或豬蹄裝入竹筒,加湯在火塘上煮熬至可以食用時,加油、鹽、味精調味后,倒入裝有蔥花...
香竹烤飯,是西雙版納傣族的名品,以清香濃郁,軟糯潔白,形美劃一,而獨具一格。西雙版納傣族囪治州,是滇南糧倉。主體民族為傣族,傣族屬古代百越集團,他們臨水而居,是云南種植稻谷的先進民族。
大理砂鍋魚,又稱三鮮什錦,是白族地區特有的傳統佳肴。做法是將玉蘭片、黃花菜、木耳、豆腐、雞肉、火腿、海參、魷魚等十幾中配料放進祥云土祝內作底,再把洱海產的弓魚或細鱗桿條魚洗凈放進去,最后加入其他配料和肉湯,用微火煮熟食用...
基諾族喜愛的一道佳肴。腌魚時,先用清水將魚洗凈,去鱗,清除內臟和魚頭,大的切斷。然后用熟米飯、辣椒粉及鹽巴和魚拌勻,半分鐘后裝入有清香氣息的新鮮竹筒里,并用手按實。竹筒口用芭蕉葉包好封嚴。腌半個月發酵后取出,隨吃隨拿。
開遠甜蕌頭是云南省的傳統名特食品。在清代,它是清廷指定的進貢食品之一。開遠甜蕌頭具有健脾開胃、去油膩、增食欲作用,口感嫩、脆、酸、甜,并略帶辣味,十分爽口。它既可單獨食用,也可作為配料,制成多種美味佳肴。
-雕梅-是白族傳統名特食品。據史書記載,遠在唐代南詔時期,就有探親訪友相互饋贈雕梅的風俗。雕梅因在青梅果上雕刻花紋而得名。制作工藝是以鹽梅作原料,先用石灰水把鹽梅浸泡,取出涼干,再用刻刀在梅肉上雕刻出連續曲折的花紋,從空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