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廉潔的讀后感(精選4篇)
有關廉潔的讀后感 篇1
貪侈會破壞人們的心靈純質,因為不幸的是,你獲得越多,就會越貪婪,而且確實總感到不能滿足自己。這是一位名人居里夫人說的。
是啊,獲得越多,你就會得到更多。
我就在幾個故事中,得到了許多感想,其中有個故事使我印象深刻。這個故事是說一位老頭,捕到一只金魚,金魚求老人放了它,它什么都依那老頭,老頭回到家,跟他老伴說了這一件事,他老板第一次要木盆,第二次要房子,甚至還要當海上的女王,老頭一次一次去求金魚,但最后金魚沒有說話,就轉身離去,老頭回到家里,吃了一驚,那間破房子還是破房子,木盆還是木盆。這個故事告訴了我們一個做人的道理:做人,不可以太貪婪、太貪心,不然到最后還是一無所有。
我們從小就要做一個廉潔的小公民。
有關廉潔的讀后感 篇2
勤儉節約
1995年任中央政委、書記時的,往壽光考察,他穿著一件羽絨服。在20xx年除夕,溫-家-寶在山東濟寧,與人民一起歡度春節。在這喜慶的節日,穿著的綠色羽絨服格外顯眼,樣式陳舊,一位記者透漏這件衣服就是十年前那件。這使許多人感動,難以置信:國家竟還穿著十年前那件羽絨服。人們在網上留言:要向學習,在倡導艱苦奮斗時,他自己也身體力行。
溫-家-寶勤儉節約,他提倡的“節能減排”,要全國人民共同參與,共同行動起來,他以身作則,做人民的榜樣。他清政廉潔,我們應當向學習:要勤儉節約、清政廉潔。
有人說:“衣服體現的是身份,是地位,衣服要穿得體面、整潔。”但是,如果真是如此,那些窮苦人家在社會中不就沒有任何身份了嗎?不論是地位卑賤還是富貴人家,在社會上都是有身份的。
我們在社會上要按照一定的標準約束自己,自己控制自己的言行和思想的過程。無論歷史如何變遷,無論時代怎樣發展,清政廉潔將永遠的呼喚,清政廉潔將永遠是人民的期盼。
同學們:莫以廉小而不為,莫以貪小而不為;讓我們學習溫的廉潔自律,勤政為民。
有關廉潔的讀后感 篇3
我們都要講廉潔
我們每個人都要學會講廉潔,做正直而又節儉的人。
想必大家都聽過或從書上看過《漁夫和魚》這個故事中寫了一個老太婆因太貪心到最后卻什么也沒有得到,又過著和以前一樣的窮日子了。這個故事告訴了我們做人不要太貪心,有些人就會因貪心而去做一些他本不愿做的事,最后等待他的是牢房的大門。
說到貪心,使我想到不怕飲貪泉的吳隱之。聽說喝了貪泉就會變得貪婪,而吳隱之照喝不誤,喝完后仍然做一個為人正直的清官。這說明了什么?這完全可以說明,人貪不貪心不在于什么貪泉的關系,而在于個人的意愿。只要努力控制住自己,不受眼前的誘-惑,就可以永遠做一個不貪污、正直的人,也不用整天提心吊膽。而如果只知道受人賄賂,做損人利己的事,等到你遇到困難時也就沒有一個人愿意幫你。所以這樣做,結果還不是對自己沒好處。
你有節儉的習慣嗎?有些人只懂得成天買衣服,穿也沒幾次,只知道穿著新衣服向別人炫耀。我們每個人正要向溫-家-寶學習,為什么呢?因為有人發現了溫十年前與十年后穿的衣服是一樣的。溫這么勤儉節約,多少年來衣服穿得破舊了也不肯在買一件新的。人的身份不是靠衣服來看的,所以那些總是不停地買衣服的人啊,別再買這么多衣服了,多向溫學習吧!
我們每一個人都要講廉潔啊!做一個正直而又勤儉節約的人!
有關廉潔的讀后感 篇4
我讀了許多關于廉潔的故事,我覺得真的很令人感動,特別是對周恩來給我的印象最深。
我來講講周恩來的故事:他曾經說過一句令人感動的話“只要我當,會議廳就不準裝修。”當年在國務院會議廳入口處,有一塊鐫刻著“艱苦樸素”四個大字的屏風,這是身體力行的工作作風的寫照。人們不止一次地聽到拒絕裝修會議廳的建議。有一天,在西花廳開會,突然轉過頭向水利部副部長錢正英說:“錢正英,賀老總告訴我,你們在密云水庫那里修建一個高級的樓,有沒有這回事?”錢答:“有,是一座水利展覽館。”說了一句:“沒有想到你們也會辦這種事。”錢聽了羞愧得無地自容,如果按現在某些干部的想法,未嚴厲批評,既無紀委處分的威懾,更無丟官的危險,完全可以蒙混過關。但在周偉大人格的感召下,錢回部后,做了一個檢討,把樓無償轉讓給第一機械工業部。
周他不允許裝修會議廳,不許政府人員花錢建高級的樓,他的一生省吃儉用,始終保持著無產階級革命家艱苦樸素本色僅僅只有幾套料子服裝他的許多衣服都補了在補,他吃的東西大部分是粗糧這類的,連一粒掉在地上的米也要夾了再夾。周的這種廉潔的精神值得我們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