拳打鎮關西讀后感(精選3篇)
拳打鎮關西讀后感 篇1
今天,我終于把原版的章回長篇小說《水滸全傳》這本書讀完了。《水滸全傳》塑造了眾多的英雄形象,有仗義疏財的宋江,有足智多謀的吳用,有武藝超群的林沖……但讓我印象最深刻的人物是魯達。特別是當我讀到《魯提轄拳打鎮關西》這一篇時,我對魯提轄其人及其見義勇為的行為產生了一種欽佩之情。
魯提轄是個俠肝義膽的江湖好漢。在救助金家父女的過程中,魯提轄“路見不平一聲吼,該出手時就出手。”當他聽完金翠蓮的遭遇后,就像對待自己的親人一樣,先是火冒三丈,拍案而起,繼而慷慨解囊,借錢相助。從情節中我們看到了魯提轄對弱者的深切同情,對不幸者強烈的愛,更是將魯提轄扶危救困,慷慨大方的高大形象展現得淋漓盡致。
對弱者魯提轄是那么愛,而對黑暗社會中的那些惡人,又是那樣的憎。在“尋釁”和“拳打”這兩段精彩段落中,魯提轄三激鎮關西,隨后怒不可遏,以正義之拳打死了那個邪惡之徒。每一拳都是一個精彩的武打場面,三拳打得淋漓痛快,讓讀者身臨其境,覺得既解氣又解恨。從中我們又領略到了魯提轄嫉惡如仇,不畏強暴的鮮明個性。
后來魯提轄看到自己不慎將鄭屠打死,能夠立即隨機應變,故意說道:“你詐死,灑家和你慢慢理會”,一邊大罵一邊慢慢離去,最后逃之夭夭。從中我們又看到了魯提轄膽大心細,有勇有謀的性格特點。
魯提轄是一個見義勇為,愛憎分明的古代英雄。今天我們的國家造就了無數這樣的現代英雄,例如我們的解放軍戰士、武警官兵。他們為了人民的利益,毫無保留地奉獻了自己寶貴的青春年華;他們為了懲奸除惡,將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這難道不是魯提轄的英雄風度嗎?不,跟魯提轄相比,他們更勇敢,更理智,帶有更鮮明的時代特點,可以說,他們是新時代的魯提轄。
愛憎分明,見義勇為,這是一種多么可貴的能量。同學們,讓我們每個人都傳遞這樣的正能量吧,做一個新時代的魯提轄!
拳打鎮關西讀后感 篇2
最近,我讀了《魯提轄拳打鎮關西》這篇故事,魯達行俠仗義的英雄氣概讓我深受感染。
故事講了魯達和史進、李忠喝酒時,提到有人啼哭,一問得知是金老漢和金翠蓮。金翠蓮被鎮關西強媒硬保,做了他的妾,又被大娘子趕出,還被索取三千貫。金家家境貧寒,拿不出這么多錢,二人只好在酒樓上趕座子。今日客人少,違了交錢期限,怕受那大娘子羞辱,兩人無奈哭泣。魯達聽說后,和史進湊了十五兩銀子給他們。第二天,金老漢要走,小二不讓,魯達又挺身而出幫助金老漢。魯達又去找鎮關西,讓他切了肥瘦兩種臊子,要切軟骨時,鎮關西覺得魯達故意消遣他。于是,兩人打了起來,魯達三拳將他打死。事已至此,魯達回去收拾了東西便匆忙上路。到了十字路口,魯達發現捉自己的榜文,,卻被金老漢一把抱住。由此,我認為魯達是一個充滿正義感,好打抱不平的好漢。
在《水滸傳》中,像魯達這樣的人還有很多,比如武松。當武松得知蔣門神搶了施恩的快活林后,立刻幫助施恩,打跑了蔣門神,奪回了快活林。如果說武松的一身好武功成就他在梁山泊的地位,那么他一身行俠仗義的英雄氣概更是錦上添花。正是這種正義感,鑄就了武松的英雄氣魄,練就了他的英雄本質。
現代社會中,也不乏見義勇為的好人。比如最美教師張莉莉,在地震中,她不顧自身安危,堅持把學生送到安全地帶,自己被遭受厄運,被鋸掉了雙腿。在危機時刻,她想的不是自己,而是她的學生。這勇敢充滿大愛的表現,讓她更加美麗。
或許這種品質不能為人帶來利益,但卻是社會不可缺少的。有了它,社會才更具正能量。
拳打鎮關西讀后感 篇3
寒假里我讀了《少兒版水滸》這本書,雖然只看了一半,但是我已經感覺這本書相當精彩。其中《拳打鎮關西》這個故事,寫得好像拍電影一樣,一幕幕生動的場景,一句句個性鮮明的對白,深深把我吸引。
我特別喜歡魯達這個人物,因為他不但劫強扶弱,豪爽重義,而且還粗中有細,頗有機智。當魯達聽說金老漢父女受鄭屠的欺凌后,雖然怒不可遏,但是他還是先看住店小二,不讓他去通風報信,等金老漢父女走遠了才去狀元橋找鄭屠算賬。在與鄭屠的對峙中,他故意刁難鄭屠,先要十斤精肉,讓鄭屠剁成臊子,接著又要十斤肥肉,也讓鄭屠剁成臊子,最后再要十斤軟骨,仍然要鄭屠剁成臊子,在鄭屠筋疲力盡,惱羞成怒之際,魯達只三拳就結束了這個“鎮關西”的性命。從整件事情的處理上就可以看出,魯達不但有勇而且有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