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你在為誰工作讀后感(精選4篇)
讀你在為誰工作讀后感 篇1
前幾天,一位網友問我,你為什么而活,沉默了半響,沒有回答,我是為什么而活,曾經也這樣問過自己,因為沒有找到答案而作罷。從前,因為弟弟們讀書,我要努力賺錢,為他們而活,現在弟弟們已經畢業,那么我又為什么而活?想了一下,我說我為吃飯而活,他發了三個流汗的表情。雷鋒說,吃飯是為了活著,活著不僅僅為了吃飯,我現在就是為了吃飯而活著。網友后來覺得拿這么沉重的生命話題來問我這等胸無大志的人似乎有些殘忍,替我打圓場,姐姐可能是因為工作太久了,時間磨去了激情。是啊,麻木了。
麻木,多么可怕的字眼,魯迅在《藥》里就用了麻木,長長的嘆息,曾經也算是熱血青年,有興趣有愛好,有夢想,有目標,現在呢,夢想離家出走了,至今未歸,目標夭折了,自信迷路了,興趣愛好枯萎了,這一切是哪里出錯了?
《你為誰工作》這本書,昨晚才認真讀,前半部分沒什么印象,感覺有些理想主義,跟同學討論過《薪水算什么,要為自己而工作》這篇文章,同學笑稱,寫這篇文章的作者一定受了很多的老板的好處,所以在這里鼓吹,如果讓他寫的書只賣成本價,你問他干不干!當然,成長機會是很重要,動能、經驗這些都重要,但如果你對一個薪水只停留在溫飽線上的人說:薪水算什么,這無疑跟指著一只包子對一個空腹行了一天路的人說,這包子一點也不好吃是一樣的效果,同學的比如讓我啞然失笑,其實他誤會了作者的意思,作者是想告誡剛進入社會的年輕人,不要兩眼只盯著薪水這種回報方式,應該看到工作教會了我們什么,鍛煉了我們什么,超前意識了我們什么。這些才是無形的財富,比那有限的薪水要寶貴得多。所幸的是自己并沒有那里面所說那些想法,埋怨老板不能慧眼識英雄,嫉妒同事比自己薪水高,如果一個人有能力,不用說他自己說,別人也能在他平時的工作中看得出來,沒有哪個老板會不重視人才,除非他想關門大吉,是金子總會發光,既然一直都沒有發光,那么可能只是一塊涂了點顏料的石頭。
不信上帝,所以不覺得工作是上帝安排的任務,也不信佛,自然不認為工作是上天賦予的使命,工作就是工作,你要活著,要吃飯,要過得有點滋潤,要過得有點精神追求,那么就得好好對待工作。
我為誰工作,是為自己工作,這種意識一直都有,從來沒有“我只要對得起這份薪水就行了,多一點我都不干”這樣的想法,在其位,謀其職,否則就是不敬業,違背了職業道德了,這已成人品問題了,工作之初,做好一項工作后的成就感來自于一種自我價值實現欣慰,到后來,就覺得當一天和尚就要撞一天鐘,撞鐘是和尚份內的事,你有義務去完成它,即使你第二天就要還俗了,這天晚上的晚鐘還是要去敲,我把這叫做敬業,看了這本書,才知道這并不是真正的敬業,我的敬業僅僅只停留在敲鐘這個層面,敲鐘多簡單啊,只要準點往鐘上使點力,鐘響了,我的任務也就完成,折射到現實當中,就是不求有功,但有無過,現在看來敲鐘固然簡單,來回兩下就能完成,但如何敲好鐘,如何利用技巧讓這個鐘更宏亮傳得更遠,才是敲鐘者的最終目的,這讓我想起了一首詩,“姑蘇城外寺,夜半歌聲到客船”,這和尚敲鐘的功夫一定了得,把鐘敲得如此意境深遠,作者的羈旅鄉愁都被勾了出來,想必是把敲鐘當作了畢生的事業在做,這可謂是敲鐘者的最高境界也。
為何我還是會如此平庸呢,一直在思索是什么讓自己變得茫茫度日,每天在焦急中度過,經常失眠,很晚了還掛在網上。舍不得睡,睡醒了又是一天過去了,心里想每天過得有點收獲,然而自己什么也沒做,一事無成,所以害怕時間流逝,朋友說你要好好地規劃一下你的人生,給自己確定目標。目標不是沒有,只是因為自己的身上諸多的不良習慣給絆住了,正像書上說的踩著剎車前進,結果可想而知。
看了這本書,總算系統地總結出來了茫茫度日的碌碌無為的原因,拖延,借口,意志力薄弱,缺管自我約束的毅力,做什么堅持不下去,缺乏應有的計劃性和條理性,導致沒了進取心,失去了人生憧憬,變成了現在這副樣子。拖延在生活中表現得更明顯,休息天,有一堆衣服泡在那里,告訴自己早上要洗掉,泡久了要掉色,一直拖著不洗,人坐在這里玩電腦,心里卻惦記衣服沒洗,下了決心去洗,半個小時就好了,為了這個半小時,卻惦記了一天。再比如寫這篇讀后感,在是大多數同事都已經寫好后才寫的,為什么沒在別人前面寫出來,是真的沒東西好寫嗎,其實現在寫的東西早在很久前就開始打腹稿,就是拖延的壞習慣。
下個月要考試了,報的三門課程一門也沒看完,這樣死也考不出,心里很著急,現實這么殘酷,不學肯定要被淘汰,可心動歸心動,行動=0N(N約等于一點點),如果認認真真地看書,很有可能考得出來,可是就是沒那個毅力約束自己不去玩電腦,看了一會書,又扔到一邊去了。現在這幾本書上都落上了一層灰塵。這是意志力不強惹的禍。
書上有一段這樣的話看得我心驚肉跳,“他們不滿于自己在工作中拖延的現狀,卻又不去改變,每天都生活在等待和無奈之中,他們回避現實,情緒低落,常懷羞愧和內疚之心。這樣的人,最終將會一事無成,使人成悲。”這簡直就是在說我嘛,問自己,你還要不要考?要,不看書能不能考出來?不能,那現在要怎么辦?看書!要怎么看,心無雜念地看!電腦還玩不玩了?玩,但每天只能玩一小時(這一小時很是斟酌了一翻,不玩的可能性不大,玩久了肯定壞事)。要考就要看書,拖下去也沒用,書上的東西不會自己跑到腦子里來,就像書上的那段話,不論用多少方法來逃避責任,該做的事還是得做。而拖延則是一種相當累人的折磨,隨著完成期限的迫近,壓力反而與日俱增,這會讓我覺得更加疲憊不堪,現在終于明白我為什么老是失眠了。
現在徹底明白拖延是一種惡習,會侵蝕人的意志和心靈,消耗人的能量,阻礙人的潛能的發揮,拖延并不能使問題消失也不能使解決問題變得容易起來,而只會使問題深化,給工作(生活)帶來危害。得把腳從剎車踏板——拖延——上挪開。借口是挫敗的溫床,是對惰性的縱容,一旦一件事離預期效果有些偏差,總喜歡找一些借口來讓自己舒服一點,比如,今天因為下雨車子騎慢了,所以遲到了,這理由似乎有點像樣,但也是站不住腳的,如果你比平時早起個十分二十分鐘起床,也就不會遲到了。如果找借口給自己遲到開脫,那么下次下雨的時候說不定依然還是會遲到,如果告訴自己沒有任何借口,這不是理由,要早點起床,下次就會警戒。把沒有借口作為自己行為準則的人,他們擁有一種毫不畏懼的決心、堅強的毅力、完美的執行力以及在限定時間內把握每一分每一秒去完成任何一項任務的信心和信念。在塑造自己形象時期,我們要學會給以行動見證,而不是編一些花言巧語為自己開脫。我們無需任何借口,遇到困難應該積極想辦法解決,要不是消極回避。
寫到這里,似乎要表決心,表態度了,大話不想講太多,空炮也不想放,空炮放過之后煙消云散,吹牛皮反正不納稅。堅決杜絕讓自己成為語言的巨人,行動的矮子。現在要做的就是把夢想找回來,讓目標腰桿子挺直,讓興趣愛好發芽開花。豎立目標容易,如何堅持不懈地走下去則是努力的目標,如果把人的一生比較是萬里長征,那么我現在還只是站在雪山腳下,成為長征途中眾多枯骨中的一堆還是順利到達陜北跟他們會師,除了看自己是否走了正確的路還要是否有堅韌不拔意志、堅定不移的信念和不畏強難的決心,這些對我來說都是極大的挑戰,可這挑戰我要定了,我會一直鼓勁和鞭策自己,我行的,我可以,我的潛能不只這么一點點,勇敢,努力,繼續,堅持,最后勝利會向我招手。
人的一生就像是在給自造房子,小茅屋,鋼筋混凝土的二層樓,小茅屋很容易造成,砍幾棵樹搭起來,扯幾把草鋪上去就能住進去了,但是它冬冷夏熱,偶爾還能小壁虎親密接觸下,相比起來,混凝土的房子要復雜得多,要一磚一瓦地砌起來,堆砌的過程中也不能怠慢,砌歪了要重來,后續工程也很繁瑣得多,要多流很多血和汗,多死很多腦細胞,腦細胞死了還沒地方報銷,沒造成之前可能還要露宿街頭,但是造好后,幾凈窗明,陽光充足,你會給自己造一座什么樣的房子里呢,人的付出跟收獲基本是等價的,天上不會掉餡餅也沒有免費的午餐,不付出努力就不會收獲。
一本好書,改變人的一生,我有幸找到一塊這么神奇的擦鏡布。擦亮了我的眼鏡,讓我看到自己內心,看清了前方的路。
讀你在為誰工作讀后感 篇2
在品讀完《你在為誰工作》這篇文章后,從中得到幾點感悟,作為公司一名合格的員工,要具備敬業、忠誠、責任感以及良好的工作態度。
好比建房,敬業和忠誠是基石;責任感就是建房的材料,工作態度則是建造房屋的工人。少了任何一項,房子都不可能完美。而工人又是建房好壞的決定性因素。
同樣,要作為一名優秀員工,要邁向成功的彼岸,同樣要具備這些因素。
你在為誰工作?這是一個問句,也是一句鞭策自己的警示語,我們要時刻問自己,我們來這里工作是為了誰,僅僅是為了工作而工作,還是為了生活而工作;同樣我們要時刻的提醒自己,在這里工作,我們不是為了別人,也不是為了那虛華的社會貢獻,我們就是為了自己,為了自己的理想,為了自己的目標而工作。
敬業和忠誠是建房的基石,那么敬業和忠誠就是一個人邁向成功的最基本要素,敬業和忠誠不是用嘴巴來說的,而是要靠實際行動來證明。聰明人可以走捷徑,但是走捷徑大部分往往是靠投機取巧進行的,捷徑有風險,要走需謹慎。笨鳥為什么能先飛?就在于笨鳥踏實刻苦,他雖然笨,但他知道努力,知道比別人付出更多才能得到更大的回報。作為公司的一名職員,忠誠同樣是最基本的要素,就像書中所提到的,忠誠是一種職業生存方式。忠誠于自己的公司就是忠誠于自己的人格。
房子的質量過不過硬,就得看房子的材料,而一個人有沒有資格邁向成功,那就得看他對待工作的責任心。任何事情,無論大小,我們都要以負責的態度來對待,往往有責任感的人會比別人更快的邁向成功。
工人是決定建造房子好壞的最重要因素,那么工作態度就是自己邁向成功最關鍵的一步。阿甘以自己執著的精神將不可能變成了可能,成為了影片中一個傳奇人物;《士兵突擊》里的許三多以積極進取的工作態度為自己獲得了戰友、上級的一致認可;周恩來總理以仔細認真的工作態度贏得了世人的敬仰。
我們要以一種執著、積極進取、仔細認真的態度來對待自己的工作,時刻心懷感激,以感恩的心態來為自己的成功之路鋪上基石,再用責任感為自己的成功之路撒上細沙,然后用自己的積極進取來為這條成功路打上水泥,那么,這條路無論經受怎樣的風吹雨打,它也能在最惡劣的環境下載你走向成功的彼岸。
約翰.洛克菲勒曾說過,工作是一個施展自己才能的舞臺。人們唯有在工作中才能體現自己的價值,只有在工作中不斷的去積累,去總結,才能不斷提升自己,這樣自己的職業道路才會走的更長更遠,自己的前途才會越清晰越明亮。有一天,當你站在成功的巔峰回頭瞭望時你會發現,自己走過的每一個腳印,原來都包含了自己的努力與進取,是工作這個舞臺,讓你一步一步實現自己的目標。
讀你在為誰工作讀后感 篇3
最近我讀了《你在為誰工作》這本書,在讀書的同時,結合自己平時的工作,把工作中的一些想法和書本上的思想作了對比,感受頗深。這種感悟就是如何對待自己的工作,如何擺正自己的工作心態。通過學習這本書,我有了如下三點的認識:
第一,加深了對“為誰工作,怎樣工作”的認識。
書中有這么一段話給我印象很深,即:“你不是在為老板打工,而是在為你自己工作。因為工作不僅僅是讓你獲得薪水,更重要的是,它還教給你經驗、知識,通過工作,你能夠提升你自己,從而變得更有價值。”我認為這是《你在為誰工作》一書的主題,因為,只有樹立了主人翁精神和正確的工作觀念,明白了為單位工作,更是為自己工作的道理,才能激發出奮發進取的工作熱情,才能滿懷深情地對待崗位工作,才能夠站在單位的高度,時刻為單位著想,充分挖掘潛能和發揮工作的主觀能動,盡職盡責、盡心盡力的為單位發展做出積極努力和應有貢獻,從而體現自身價值、實現奮斗目標。
書中還有一句話,說的非常有意義,就是在工作中,不管做任何事,都應將心態回歸到零:把自己放空,抱著學習的態度,將每一次任務都視為一個新的開始,一段新的體驗,一扇通往成功的機會之門。千萬不要視工作如雞肋,食之無味,棄之可惜,結果做得心不甘情不愿,于公于私都沒有裨益。
工作是一個施展自己才能的舞臺。我們寒窗苦讀來的知識,我們的應變力,我們的決斷力,我們的適應力以及我們的協調能力都將在這樣的一個舞臺上得到展示。除了工作,沒有哪項活動能提供如此高度的充實自我、表達自我的機會、以及如此的個人使命感和一種活著的理由。工作的質量往往決定生活的質量。
第二,要把工作做到位。
有人曾經這樣說過:把每一件簡單的事情做好就是不簡單,把每一件平凡的事情做好就是不平凡。實際工作中,真正能把每一件簡單而又平凡的事情做好、做到位也是需要下一番功夫的。可能也有很大一部分人不滿足于現狀,認為自己不是干這種簡單的事情的人,這樣就讓我們產生了抱怨的情緒,到了后面可能連這種簡單的事也做不好了。所以,企業員工必須從小事做起,只有這樣,我們將來才能干大事,才能取得個人的成功。
對待工作,要有百分之百的責任感,企業需要的是有強烈責任感的員工。對自己工作負責的員工,才能得到信賴;對企業負責的員工,才能得到器重。挑起你應該承擔的責任,千萬別以為不做決定就不會犯錯誤,千萬別為自己的錯誤找借口,千萬別說你不知道,千萬別以為小錯就不是錯。
所有的這些都不是你沒做好工作的借口,不做決定本身就是個錯,找理由是不敢直面錯誤的表現,說不知道的人不可原諒,輕易放過小錯的人永遠不會成功。踏踏實實把事情做好,挑起自己的責任。敢做敢當的人才值得別人信賴與尊重,才能掌控自己的命運。
第三,要有團隊意識和集體協作觀念。
個人的成功離不開團隊的幫助,沒有團隊的成功就沒有個人的成功。一個公司,一個集體,如果只強調個人的力量,你表現得再完美,也是很難創造很高價值的只有緊密配合、團結協作,才能形成合力,取得更快更好的發展。畢竟個人的力量是有限的,只有依靠集體的力量,才可以克服一個人不能克服的困難。當我們在幫助別人的時候,也會得到別人的幫助。
所以,工作中牢固樹立集體觀念和團隊意識,真正把自己融入到團隊中,主動搞好協調配合,形成積極向上、和諧融洽的良好環境氛圍,我們才能感受并領略到工作帶來的快樂,創造出適宜個人成長和單位發展的廣闊空間。只有這樣,我們的企業才可以成為一個成功的企業,我們的員工才可以成為優秀的員工。
讀完這本書,使我明白了很多工作中最起碼的道理,對我的觸動很大。在往后的工作中,我將結合書中的一些道理,改變自己的一些錯誤思想,調整好自己的心態,樹立為自己工作的觀念,我相信自己的工作會有一個大的提高。總之,我們每一個人都應該認真努力的工作,只有通過完成出色的工作才能讓自己實現理想,實現自我價值。
讀你在為誰工作讀后感 篇4
曾有人問三個植樹的工人:“你們正在做什么?”第一個工人沒好氣地嘀咕:“你沒看見嗎,我正在植樹啊。”第二個工人有氣無力地說:“哎,我正在做一項每小時12塊5的工作呢。”第三個工人哼著小調,歡快地說:“我正在營造世界最大的森林,嘿嘿!”
或許你根本不喜歡你現在的工作,從工作中得不到絲毫的樂趣,每天上班就像行尸走肉一般。但你要清楚,這并不是單位領導的錯。領導絲毫沒有逼過你來他的單位上班。或者,是你自己主動應聘到了這家公司;或者,是你托了關系好不容易才擠進了這家單位。你的路,是由你自己走出來的;你的未來,由你來鑄造!
或者你覺得領導待你很刻薄,壓根兒就沒把你當人才看,那么,你完全可以炒他們的魷魚!但是,你仍然沒有炒他們的魷魚,那就說明他們并沒有你說得那么可怕,所以,需要改變的是你自己。
在我們覺得不如意的時候,我們可以換位思考一下,自己掙人家的錢,拿人家的薪水就得給人家一個交代,這是作為一名員工最起碼的職業道德。如果你是領導,你的員工偷懶懈怠,你做何感想?站在領導的角度想一想,如果你想做一番事業,你是不是應該把自己現在的工作當做自己的事業,努力做好呢!你也許認為自己志向遠大,要做轟轟烈烈的大事,而不適合做這些具體、瑣碎的小事。可是,你有沒有想過,如果自己連這些瑣碎、具體的事情都做不好,又怎么可能去做出一番轟轟烈烈的大事呢?
一個人的工作態度折射著人生態度,而人生態度決定一個人一生的成就。你的工作,就是你人生的一個縮影。一個天性樂觀,對工作充滿熱情的人,無論他眼下是在砌墻、挖土,或者是在領導者千萬員工,都會認為自己的工作是一項神圣的天職,并懷著濃烈的興趣。對工作充滿熱情的人,不論遇到多少艱難險阻,都會積極努力的改善眼前的一切。
自尊、自信是成就大事業的必要條件,對工作敷衍的人是不會具有這種自信、自尊的。一個人既然在工作上都不能盡其至善之努力,那么他絕不能得到最高的“自我贊許”。而在一個人將他的工作視為苦役與痛苦時,他是絕不能在工作上竭盡所能的。他們不懂得,工作能激發他們內在的最優良的品格,讓他們在奮斗、努力中去發揮出他們所有的才能,去克服一切成功之障礙。工作對于他們只是一種苦役。他們不懂得毅力、堅忍力,以及其他種種高貴的品格都是從努力工作中得來的。一個人抱怨、鄙視自己的工作,他將無法得到真正的成功。結果恐怕只能是一個,那就是“今天工作不努力,明天努力找工作”!
世界上沒有卑微的工作,只有卑微的工作態度,只要全力以赴地去做,再惡心的工作也會變成最出色的工作,就像希爾頓說的:“世界上沒有卑微的職業,只有卑微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