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活了100萬次的貓》的讀后感(通用7篇)
關于《活了100萬次的貓》的讀后感 篇1
《活了100萬次的貓》這本書主要講了:有一只100萬年也不死的虎斑貓。有100萬個人寵愛過它,又有100萬個人在它死時哭了。可它一次也沒有哭。后來,它變成了一只野貓,它呆在了一只白貓身邊。在白貓生了好多小貓后,它喜歡白貓和小貓勝過喜歡自己。漸漸的,白貓老了,有一天死在了它的懷里,之后,它一直在哭,哭了100萬次。就在一天中午,他死在了白貓身邊,從此它再也沒有活過來。
這本書中讓我印象深刻的話是“貓抱著白貓,流下了大滴大滴的眼淚,他頭一次哭了。”這句話中的“他頭一次哭了”讓我感到非常疑惑,為什么這只虎斑貓會為了這只白貓而流淚?我現在終于知道了,原來這只虎斑貓已經體驗過愛與被愛的感覺了。如果去愛一樣東西,那在失去它時,就會很悲傷;相反,如果不愛那一樣東西,在失去它時,就不會悲傷。而且這本書中提到過:“貓喜歡白貓和小貓們,勝過喜歡自己。”這只虎斑貓喜歡白貓和小貓們都已經勝過喜歡自己了,那它在白貓死去時,一定會為白貓的死而悲傷的。
我讀了這本書后,覺得這本書十分動人,因為書中的主角——一只活了100萬次的貓愛過一只白貓,又為這只白貓而哭,而且是哭了100萬次,在哭了100萬次后的一天中午死了,又再也沒有活過來。這只活了100萬次的貓在這次死后再也沒有活過來,讓我深深地感受到了這只虎斑貓對白貓的愛。
關于《活了100萬次的貓》的讀后感 篇2
當我看到這本書的題目的時候,我覺得很奇怪。我想貓怎么可能一百萬次呢?
有一回貓是國王的貓,貓被射死了,國王很傷心,貓卻不覺得惋惜。有一回貓是水手的貓,貓掉進水里死了,水手把它埋在土里,貓也不傷心。后來貓成了小偷、老婆婆等等的貓。貓死了后,他們都很傷心,都哭了,而貓卻沒有哭。是貓覺得自己有數不盡的生命嗎?所以它不珍惜生命?
后來貓變成了一只野貓,這一次它成了自己的貓了,不屬于任何人。也沒有任何人管它了。它遇到了一只心愛的白貓,白貓還生下了許多的小貓。直到一天白貓死了,從沒哭過的貓痛哭了起來,它哭了無數次,直到一天中午貓也死了。為什么貓這次這么傷心難過呢?為什么貓這次哭了呢?
我想貓終于知道了它以前渾渾霍霍地活著,死了一次又活一次非常沒有意義,所以即使是死了,它自己也不難過。這次成了自己的貓后,才知道了生命的意義,才明白不要浪費生命,生命一去不復返的道理,所以它看到白貓死了非常難過以至于自己也傷心地死了。
我突然想起媽媽常常嘮叨我不要把寶貴的時間浪費了,要把省下的時間用來做更有意義的事情,這樣活著才有意義。
關于《活了100萬次的貓》的讀后感 篇3
當我第一次看到這個書名時,不禁吃了一驚。我很喜歡貓,但從沒聽說過這只活了一百萬次的貓。看了以后,我才明白這只是一篇童話而已。但是我一遍又一遍地讀它,才明白了這個童話想要告訴我們的真諦。這個故事講的是:有一只虎斑貓,他死了一百萬次,又活了一百萬次。他已經不太在乎死了。他活著時,受到了一百萬個人的寵愛,他沒有受寵若驚。
死了后,又有一百萬個人為它哭過,他一次也沒有哭。他的主人很多:國王、水手、小女孩、術師、小偷、老太太。但最后一次,它離家出走,成為了一只野貓。躺在路上,穿街走巷、欣喜若狂。許多的母貓都想成為它的新娘。虎斑貓驕傲地說,他自己是死了百萬次的貓,很了不起。群貓中只有一只白貓看都不看虎斑貓一眼,原來她是美麗的清高貓。虎斑貓呆在她身邊,他們倆生了許多小貓,過著幸福的生活。小野貓們長大了,清高貓和虎斑貓老了。終于有一天,白貓躺在虎斑貓身邊不動了,她死了。這是任何人看了都會感動、感傷的畫面:那只美麗的白貓和慟哭的虎斑貓。當心愛的白貓死去時,它寧愿死去,因為對它來說,沒有了愛,再渾渾噩噩地活一百萬次又有什么意義呢!
虎斑貓摟著死去的白貓嚎啕大哭,不,是絕叫。這只死了一百萬次都沒有哭過的野貓,終于張開大嘴放聲慟哭了!
它是在為無法挽留愛人的生命而悲傷。虎斑貓的眼淚大滴大滴地落下來,他哭了很久很久。最終,他的哭聲停止了,他也靜靜地躺在白貓身邊一動不動了。他再也沒有起死回生過。其實,喜歡也喜歡過了,虎斑貓滿足了。人生中有很多來說很重要的人,就像文中的白貓。學會了珍惜,比尋找更難。原來一個人不甘心死去,想了再活,也沒有太多期望,對于我們來說,這些“很少的”,也許現在真在自己的日子里,生活中、在家里、在桌邊。你看見了沒有呢?那只“美麗的白貓”。
關于《活了100萬次的貓》的讀后感 篇4
每個人都是看童話長大的。我看過許多童話,比如丹麥的安徒生童話,德國的豪夫童話,英國的王爾德童話,中國的葉圣陶、張天翼、孫幼軍寫的童話……
今天我向大家一本書叫《活了一百萬次的貓》,它的作者是日本的佐野洋子。故事是這樣寫的:有一只100萬年也不死的貓。它是一只漂亮的虎斑貓,有100萬個人寵愛過這只貓,有100萬個人在這只貓死的時候哭過。
可是貓連一次也沒有哭過。它當過國王、水手、馬戲團魔術師、小偷、老太太、小女孩,還有很多人的貓,一共有100萬個人。但它一點也不開心,也不幸福。第100萬次,那只虎斑貓成了一只野貓,大家都知道它死了100萬次也活了100萬次,不管是哪一只母貓,都想成為貓的新娘。只有一只貓連看也不看他一眼,它是一只美麗的白貓。貓不管是怎么炫耀自己,白貓都只是“噢”的一聲。貓實在忍不住了它問白貓:“我可以待在你身邊嗎?”白貓答應了。
就這樣,它一直待在了白貓身邊。它們生了好多可愛的小貓。再也不在炫耀自己。很快小貓們就長大了,一個個走掉了。虎斑貓和白貓都變成了老貓。貓多么想和白貓永遠活下去啊!有一天,白貓靜靜地躺倒在貓的懷里一動也不動了。貓抱著白貓,流下了大滴大滴的眼淚,貓頭一次哭了。從晚上哭到早上,又從早上哭到晚上。哭啊哭啊,貓哭了有100萬次。早上、晚上……一天中午,貓的哭聲停止了。貓也靜靜地、一動不動地躺在了白貓的身邊。貓再也沒有起死回生過。
這個故事讓我懂得了一個道理:真正的愛,就是學會愛別人。
關于《活了100萬次的貓》的讀后感 篇5
這個故事的開頭是這樣的:有一只100萬年也不死的貓,其實貓死了100萬次,又活了100萬次。有100萬個人寵愛過這只貓。有100萬個人在這只貓死的時候哭過。可是貓連一次也沒有哭過。
這只貓的100萬次生死到底是什么樣的呢?
有一回,貓是國王的貓。貓討厭什么國王。國王愛打仗,有一天,貓被一支飛來的箭射死了。這一次,貓活死得很悲慘。
后來,貓又做了水手的貓,魔術師的貓,小偷的貓。還有一回,貓是一個孤零零的老太太的貓。它整天在老太太的腿上睡大覺。最后,貓老死了。這個結局看起來已經很圓滿了,可是貓還要復生。
再后來,貓已經不在乎死亡了。
直到有一回,貓不再是別人的貓了,成了一只野貓,貓頭一次變成了自己的貓。但是貓比誰都喜歡自己。有一天,貓碰到了一只一次也沒有活完的白貓。白貓也與貓一樣特別喜歡自己,它也不想當別人的貓。就這樣,貓就一直待在了白貓身邊。白貓生了好多可愛的小貓。貓現在比喜歡自己還喜歡白貓和小貓們了。貓開始想一直與白貓永遠生活在一起了。可是有一天白貓靜靜地躺倒在貓的懷里一動不動了。貓傷心極了,哭啊哭啊,終于有一天,貓靜靜地,一動不動地躺在了白貓的身邊,貓再也沒有起死回生過。
讀完了這個故事,我一直在想,為什么以前有那么多人愛過貓,貓都還是不在乎生死,討厭那些生活呢?因為貓一直都不是自己的貓,而是別人的貓,它生了又死,死了又生,從悲慘的死到圓滿的老死,它一直不滿足,它一直在尋找自己理想的生活,直到它遇到那只平凡的白貓,它終于感到了生活有多么美好,它開始害怕死亡了,因為這只白貓是一直平凡的貓,不能和貓一樣生死很多次。最后,白貓還是死了,貓很喜歡它的一生,貓覺得這一生很有意義,已經沒有遺憾,白貓再也不可以復生。它覺得世界上再也沒有一只貓可以替代白貓了,它愿意陪白貓去另一個世界去生活,所以它陪著白貓死了,貓再也沒有活過來。
關于《活了100萬次的貓》的讀后感 篇6
“有一只100萬年也不死的貓。
其實貓死了100萬次,又活了100萬次。
是一只漂亮的虎斑貓。
有100萬個人寵愛過這只貓,有100萬個人在這只貓死的時候哭過。
可是貓連一次也沒有哭過。”
有這么一只漂亮的虎斑貓,它先是國王的貓,然后又是水手、魔術師、小偷、孤獨老太太和小女孩的貓,但它卻活得渾渾噩噩,對一切漠不關心,沒有感覺,沒有高興,沒有悲傷,人們寵愛了它100萬次,為它的死哭得死去活來的時候,它甚至已經不在乎死亡了。
直到有一天,它變成了一只只屬于自己的野貓,愛上了一只美麗的白貓,它才頭一次知道為什么而活。
“白貓已經成了一個老奶奶了。貓對白貓更溫柔了,嗓子眼兒里也發出了‘咕嚕咕嚕’聲。貓多想和白貓永遠在一起活下去呀!”多么讓我感動,這不是一只貓的傳說,這是一個生與死、情與愛的偉大寓言。
就像媽媽說的,我現在就是“國王的貓”,被爸爸、媽媽、老師、親人寵愛著的,可你不能像“國王的貓”一樣漠不關心,不知感恩啊,你只有去愛別人,才會讓自己體會快樂啊。對啊,當我被爸爸、媽媽、老師、親人愛著的時候是不是也像不在乎死亡的貓一樣呢,讓別人愛著100萬次卻不知道去愛別人,那也會像“國王的貓”一樣沒有快樂了。
不行,我要做一只野貓,去愛自己、愛別人,愛爸爸、媽媽、老師、親人、朋友。到那時候我想我能懂得“有一天,白貓靜靜地躺倒在貓的懷里一動也不動了。貓抱著白貓,流下了大滴大滴的眼淚,貓頭一次哭了。從晚上哭到早上,又從早上哭到晚上,哭啊哭啊,貓哭了有100萬次。”的意義,就像媽媽說的,這是傷心的眼淚,悲傷的眼淚,也是幸福的眼淚,這樣才會像貓一樣“也靜靜地、一動不動地躺在了白貓的身邊。”過完貓的一生,你呢也會那樣幸福地滿足地過完人的一生。
我在思考《活了100萬次的貓》,也在思考媽媽的話。
關于《活了100萬次的貓》的讀后感 篇7
今天,我讀了一本書,叫《活了一百萬次的貓》,它讓我感觸很深。
它,讓我了解了什么是愛與被愛。
那只貓,之前一直受到了別人的愛,它死了,別人為它留下了眼淚,嚎啕大哭。可它一次也沒有為別人哭過。因為它只愛自己不愛別人,這一百萬次又有何意義呢?不如不要!
可101萬次時,它變成了一只野貓,受到許多母貓的青睞。可一只白貓始終對它不理不睬。那只貓便愛上了白貓,它們最終在一起了,結婚生子。可母貓也慢慢的老去死去。當活了101萬次的貓發現愛人已經死去時,它傷心欲絕。這是,它才明白什么是愛。它得到了自己想要,卻活不過來了。
我覺得這個故事讓人受益匪淺。有些人習慣了被愛,卻不知道愛上一種東西又逼不得已分離的那種絕望感。當他內心有那種無法放下的痛斥和只能用嘶吼來填滿心中的空虛時,才會了解真正的愛,才真正有意義的活了一生。那只貓雖然活了100萬次,但生命再長,也沒有意義,活著比死了還難受,天天魂不守舍,就像沒鮮花的花園一般,毫無生氣。所以,這本書告訴我們:生命的意義不在長短,而是有意義、有目標的活著。
人,更應該明白愛與被愛。不要到離別的最后一刻才懂得珍惜。因為,只有懂得愛和被愛的人生才有意義,知道如何去愛你所愛才不會有遺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