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憤怒的象群》讀后感(通用5篇)
閱讀《憤怒的象群》讀后感 篇1
今日讀沈石溪先生的著作《最后一頭戰象》中的一個故事:憤怒的象群。讓人不禁感慨萬千。
故事講了因為一個名叫巖溫扁的青年因為心存歹念,殘殺了一頭健壯的大公象,拔掉了象牙,然后埋葬了它。可是這卻引起了象群的憤怒。要不是波農丁說出了發現巖溫扁滿身是血,鬼鬼祟祟的情景,說不定曼廣弄寨早就被象蹄踏成了平地,血流成河,慘不忍睹。心存不良心態的巖溫扁最終被受到了制裁——被象蹄踏死,躺在了那頭大公象的身旁。
殺象者巖溫扁死的是活該的,因為是他先去冒犯象群,買象牙換錢的心態太過于激烈,造成他犯這樣的錯誤。就差一點點,整個寨子就要被夷為平地,整個寨子就會像五十年前的亞皮寨那樣遭到血洗,情況自然慘不忍睹,唉,僅僅就這一瞬間,拋開象牙逮只野兔什么的,也可以賣錢呢,何必在乎這么一只大象呢?象群可是會憤怒的,憤怒,人就要死的啊,連孟加拉虎都要畏懼三分的大象,人類再怎么樣也不該惹他呀!
故事簡單但又引人入勝,作者以沉重的筆調和切身的經歷,描述了這一切。讓人明白象也是有情感的,它對鄰居曼廣弄寨的行為要求報償,以殺一頭象換一個人的生命作為等值交換,讓那些心存歹念的人不敢再度犯這種不好的事情。
希望人類與動物界能永遠和平,再也別出現這種情況了。警告人類:貪心不足蛇吞象,貪心的人永遠會遭受報應,而沒有貪念的人,將會一生太平。
閱讀《憤怒的象群》讀后感 篇2
一個陰雨連綿的上午,我翻開了那本嶄新的書——《最后一頭戰象》。其中一個故事《憤怒的象群》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令人受益匪淺。
故事主要講述了七八十頭戰象因為一頭年輕的同伴被殺,所以以往的平靜被打破了,它們向村寨的制高點走去,流露出萬分憤怒的神情,村長立刻明白了:他們平時井水不犯河水,是象族頭領“一根半”治理有方。平時,人象同行也不會彼此攻擊。現在,連“一根半”也來了,定有人殺害了大象,機智的村長馬上抓住了這位村民,教誨了他并把它交給向群處置,象群終于散開了。第二天,人們在死象身旁多發現了一具尸體,是那個村民的——他的頭被踩扁了。
讀到這兒,我的心靈被震撼了!象群是如此有情有義。它們為一頭已經死去的同伴,為了友誼,明知有喪命的可能,但是它們依然毫不畏懼,毅然向村寨進發。“七八十頭”這個數字敲擊著我的心房,象群數量如此之多,更令人難以置信的是每一頭都為了同伴奮不顧身,沒有一頭象落下。我仿佛看到林子里塵土飛揚,每頭大象準備就緒,時刻待命攻擊。我眼睛都不眨一下,全神貫注地看著,這種有難同當的精神多么難能可貴啊!它們為了同伴在天堂感到安慰,把獵殺者殺了,葬在死象身旁,也許它們的方式有些可怕,但是它們群體的意識和疾惡如仇精神卻是那么另人佩服!
雖然對于那名獵殺者來說有些殘忍,然后這一惡果不正是他自己一手造成的嗎?連動物都有情有義,人類怎能自相殘殺呢?就拿美國和伊拉克來說吧,美國進攻純粹為了資源,不惜代價,美國死亡4000余人,伊拉克死傷無數,看著這些數字多么令人心痛!
《憤怒的象群》中這群大象是否在向全世界呼吁:請勿捕殺,我們有情有義,你們也應該停止戰爭,熱愛和平。否則,人類會遭到毀滅,整個世界都將與美好告別!讓我們每個人都有情有義吧!
閱讀《憤怒的象群》讀后感 篇3
這一天,我讀了沈石溪先生的作品——《憤怒的象群》。
故事講述了一個名叫巖溫扁的“酒鬼”,由于心存貪念,殺害了一頭年輕力壯的公象,并殘忍地拔去象牙,然后把公象的尸體埋在了一個不為人知的地方。然而巖溫扁的行為被大象發現了并引起了象群的憤怒,幾十頭大象氣勢洶洶地朝村寨走去。村長看著遠處漫天的沙塵,感覺到大事不妙了,象群發怒是一件很可怕的事情。這時,老獵人波農丁將自己早上看到的一切告訴了大家,村長毫不猶豫地把巖溫扁交給了象群處理。最后,巖溫扁被大象殺死了,被扔在了死去公象的旁邊。
這是個發人深省的故事。殺象者在我們眼里肯定是可惡的。他本不該因為一時的貪念,去殺害大象;他更不應該被金錢蒙住了雙眼,去取象牙販賣。如果他能早點找回理智,那么村里的人就不用擔心得心神不寧,村子也不會差點被夷為平地。殺象者最后也要為自己的所作所為買單,這是一個沉痛的教訓,但他也是罪有應得的。
當我讀到一大群象,浩浩蕩蕩地走到村子里,冒著生命危險,去為同伴報仇時,我被震撼了!這么大的一群象,走到村子里,隨時會有被殺的可能,但它們看來并不害怕,因為它們團結一心,只想為死去的同伴討個公道而已,它們無所畏懼至情至性讓我感動不已。我讀著讀著,眼前出現了一個畫面:林子里漫天塵土,重遠處傳來“咚咚咚”的巨響,每頭大象都拼盡了全力只顧往前沖。大象這種團結一致、同仇敵愾的精神是多么難能可貴呀,我們人類又有多少人能做到呢?
書中的大象點醒了我們,同時也在向全人類呼吁:請勿再殘殺動物了!我相信任何一種動物都是有靈性的,是人類的朋友。如果人類能夠像對待朋友那樣對待動物,那么我們與動物之間將會和諧共處,那該多好啊!覺醒吧,人類!要守護住我們美麗的生態環境,首先就要學會善待動物,才能讓世界充滿大愛!
閱讀《憤怒的象群》讀后感 篇4
大象是最聰明氣的動物,也是有情有義的動物,但是,大象也會有憤怒的時候。當他們受到了人類無端的傷害,它們就會團結一心,向人類討要正義,直至將罪魁禍首懲罰。讀完《憤怒的象群》,我深深的被震撼。
沈石溪這作品講述了關于大象、熊、牛、蛇等多種動物的傳奇故事,并通過這些扣人心弦又感人至深的動物故事,揭示了動物們豐富的不為人知的情感世界,表達了作者對生命的敬畏和對動物的尊重。
我印象最深的是獵手召魴瑯養的獵蟒“金絲纏”為了救自己的主人,不顧生命與野牛搏斗。后來,“金絲纏”成功將野牛制服。幾天后,獵人駕著馬車到鎮上拉種子,“金絲纏”早已料到主人路上將遇難,于是大鬧一場,主人卻不解,反把它關進竹籠。它仍不罷休,在竹籠里拼命掙扎。后來,主人果然遇難了,它的主人駕駛到陡坡時,連人帶車地掉入了流沙河。尸體打撈出來了,安上了墓。獵人放出“金絲纏”。“金絲纏”那時已經奄奄一息,它渾身是傷,幾乎變成了一條血蛇,力氣也已耗盡。它一扭一扭的直奔墳山,找到主人的墓,緊緊纏在墓碑上,永遠守護著它的主人。
原來動物和人一樣都是有著豐富的感情。懂得什么是悲傷,什么是快樂;懂得什么是美好,什么是罪惡;懂得什么是愛,什么是恨。
面對生活,又有多少個人考慮過動物的感受。我們人類常常無視他們的情感和內心,把他們當成禽獸。實際上在他們的心靈深處,都內存善良和正義。
我曾經聽過這么一個故事:一個人養了一條狗,他叮囑狗要看好孩子們。出門回來后,他看到狗和孩子全身沾滿了鮮血,孩子已經奄奄一息了,他以為狗對孩子起了歹心。大怒之下,拿起菜刀,將狗的頭砍了下來。隨后,他發現桌子底下有,一只狼奄奄一息了,頓時明白了事情的來龍去脈。他怪自己太魯莽,晶瑩的淚珠從眼中流出……
這本書讓我明白:動物是人類最真誠的伙伴。它們可以為人類做任何事情,甚至付出生命。在你無助時幫助你,在你快樂的時候與你一起分享快樂。
閱讀《憤怒的象群》讀后感 篇5
暑假,我們全家去西雙版納度假。在機場,媽媽給我買了“動物小說大王”沈石溪寫的《憤怒的象群》一書。這本書,沒有多厚,可是等我一口氣讀完以后,我的心卻變得沉甸甸的,幾乎快托不動這本書了。
這本書主要講了一個名叫巖溫扁的青年因為心存歹念,殘殺了一頭健壯的大公象,拔掉了象牙,然后埋葬了它。這一切引起了象群的憤怒,它們來到村寨里要索討殺象的兇手!村長立刻明白了它們的來意,他馬上派人抓住了巖溫扁,并把他交給象群處置,象群終于散開了。第二天,人們在死象身旁發現多了一具尸體,是那個村民——他的頭被大象踩扁了。
看到這里,我不禁打了一個冷戰,平日里溫順的大象為什么會做出如此血腥的行為?它們為一頭已經死去的同伴,明知有喪命的可能,但是它們依然毫不畏懼,毅然向村寨進發,象群們一步一步走上村寨的制高點,粉紅色的大嘴里發出一聲比一聲響亮的吼叫,兩只象眼里小溪似的淌著兩股淚水,不斷地搖晃那對長短不齊的象牙,顯得異常悲憤。我問媽媽:“大象真有這么可怕嗎?我們這次去的西雙版納可是亞洲象的棲息地呀!現在我都有點不敢去了。”媽媽安慰我說:“不會的,大象是通靈性的,除非是受到了致命的傷害,它們主動襲擊人類的概率是非常小的。”
聽了媽媽的話,我不禁陷入沉思中:是啊,在地球上的每一種生物都不可能單獨生存,人和動物是相互聯系、共同生活的。但是由于人類的過度貪婪,盲目開發,已經對這個地球上造成了很大的傷害。許多野生動物因為“皮可穿、毛可用、肉可食、器官可入藥”,而遭受滅頂之災。為了獲取象牙、犀角、虎皮、熊膽等,人們大肆捕殺它們。在動物世界,大象才是當之無愧的“百獸”,無論是老虎還是獅子,都不敢對大象存有非分之想;除了自然的衰老與死亡,大象沒有敵人。然而,象牙交易的盛行,使得偷獵者將目光對準了大象,面對偷獵者的刀槍,再威猛的大象也無能為力。就這樣,從非洲到亞洲,一頭頭大象倒在了血泊之中,而它們寶貴的牙齒,自然就成了偷獵者的囊中之物。
瑪雅預言里有句話:人類屬于地球,地球不屬于人類。由于人類的貪婪,已經給地球造成了這么大的傷害,給許多動物們造成了滅頂之災。我覺得現在補救的辦法只有一個,那就是建立自然保護區。這樣不僅可以保護瀕危動物及其棲息地,而且還可以使其他種類的野生動植物得到很好的保護。就像我們這次去度假的西雙版納,大象和我們人類就非常和諧地相處在一起。
我們人類只有保護了動物,愛護了地球,才是保護自己!所以,我希望大家也可以讀一讀這本書,讓我們一起來保護可愛的動物朋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