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典幼教文章讀后感(精選3篇)
經典幼教文章讀后感 篇1
近期,我認真研讀了《幼兒園教師專業標準》,它從一種專業的角度剖析了作為一位幼兒園教師應該具有的一種標準,非常全面、非常專業。讓我對自己有了一個更清晰的認識,從而明白自己今后努力的方向。作為一位有著二十幾年齡的幼兒園教師,我有以下幾點思考。
第一、牢固樹立“一切為了孩子”的專業理念。
作為一位專業的幼兒園教師,要真切地熱愛幼兒教育這份光榮的職業。既然當初選擇了這份陽光下神圣的職業,我們就要努力認真地去踐行自己最初的選擇。幼兒園的孩子只有3-6歲,他們純潔、可愛、天真、活潑,他們小腦袋里有著諸多的“為什么”,他們的習慣各不相同,他們的能力高高低低,他們的發展有快有慢。當他們第一次踏入幼兒園的大門,他們會害怕、茫然、哭鬧、又對你似乎有一份依戀。因此,我們要以關懷、接納、尊重的態度,耐心傾聽、關注幼兒在活動中的表現,把愛滲透到日常生活中的每一個細小的環節,用我們的愛心、耐心和細心去呵護我們孩子、教育我們的孩子,把最美好的東西奉獻給我們孩子。
第二、牢固樹立“終身學習”的專業理念。
俗語說要給孩子“一杯水”,我們必須具備“一桶水”。一位幼兒園教師,要能科學地培養幼兒就必須樹立“終身學習”理念。學會博采眾長,多閱讀相關的教育雜志、教育學、心理學,跳出幼教看幼教,這樣才能進一步轉變教育觀念,提高自身的教育教學能力,用先進的教育理念指導和規范日常的教學行為和教學實踐,真正擔當起幼兒健康成長的啟蒙者和促進者。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將以此為鏡,不斷前行。
經典幼教文章讀后感 篇2
“生命不可能從謊言中開出燦爛的鮮花——海涅。”每個人都要講誠信,如果沒做到講誠信,那別人想想信任你都沒辦法。
什么是誠信呢?就是信用是長時間積累的信任和誠信度。信用是難得易失的。費十年功夫積累的信用,往往由于一時一事的言行而失掉。 言忠信而行正道者,必為天下人所心悅誠服。要有信用,信人也要信己。人人有信能使自己和他人的獨立自尊得以實現。做到言出必行,你的話才有信用。
有一次,王詠琪邀請我和其他同學星期六上午十一點去她家“放松放松,”我毫不猶豫的答應了,反正期末考試完了,爸爸媽媽肯定會答應的,果然,他們就同意了。星期五就這樣慢吞吞地過去了,星期六馬上要來了,我高興地睡不著覺。星期六早上十點鐘,我就高興地出發了。來到風臨洲,已經是十點三十分了。我就興沖沖地上了樓。來到她的家里,并沒有熱老非凡,而是風平浪靜。馬上,就到十一點四十分了,才有幾個同學陸陸續續地趕了過來。
我還清楚的記著,上個學期,李校長國旗下的講話就是關于誠信的。“我們校訓里有一條校規就是——誠信。比如說,一個同學約另一個同學出去,那是你因為一件小事所以沒去,這就是沒講信用了……”
要做個講誠信的人。
經典幼教文章讀后感 篇3
一個陽光明媚的上午,我拿起新買的《讀者》,細細地品味著。突然,我眼睛一亮,不由得被《短短的時間長長的味》這篇文章深深地吸引住了。文中主要說一位司機駕駛著一輛大巴車行駛在瀘宜高速公路上,突然一塊巨大的鐵塊不知從何飛來,剛好穿過這輛車的擋風玻璃,砸到司機的腹部,當時這位司機忍著肝膽俱裂的疼痛,用手控制住大巴車,掛擋減速,大巴車平穩以后,拉起手剎,按下雙閃燈,并叫車上的乘客不要亂走。而他卻因傷勢過重,離開了人世,這位司機就是被人們稱為“最美司機”——吳斌。
掩卷靜思,被“最美司機”吳斌的事跡所感動的同時,我的腦海中升騰起一個關鍵詞“責任”,正是吳斌對自己的工作有著強烈的責任感,心中有乘客,才保障了所有乘客的安全,吳斌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詮釋了“責任”一詞,他的舉措讓我不禁感到汗顏。
有一次,語文老師布置了寫練習冊的作業,并再三強調寫字要認真。我下筆如飛地寫起來,把老師說過的話拋到后腦勺。不一會兒,練習冊寫完了,看看自己寫的字真是起來龍飛鳳舞、橫七豎八,看都看不清楚。老師批改后,給我了個c+,并嚴厲地批評我,這是一種極不負責任的表現,讓我把作業重寫一遍。我當時后悔極了,真是自作自受。
還有一次,媽媽叫我洗襪子,我很不情愿地照辦了。我隨手把襪子丟進盆子里,倒了一點洗衣液,隨便搓幾下就好了。準備拿去曬,媽媽說要來檢查,一開水,從襪子流出來的全是泡泡和黑水,我站在一旁,無言以對。媽媽語重心長地對我說:“這襪子是你的,你如此不負責任,隨意地洗一洗,洗衣液還殘留在襪子上,你穿上去,就會腐蝕你的腳,最后害的是你自己。”我什么也沒說,拿起襪子重新洗起來。
的確是呀,責任對于我們每一個人來說是多么重要,人人做事,只要充滿責任感,用心去做,就會把事情做得盡善盡美。我要過一種有責任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