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明威老人與海讀后感(精選4篇)
海明威老人與海讀后感 篇1
最早一次接觸這本書是六年級了,兩年后,又重新捧起了這本書,也有了更深的理解,更新的感悟。
這部中篇小說的作者家喻戶曉,美國20世紀最著名的小說家之一——海明威。海明威的一生之中曾榮獲不少獎項,他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被授予銀制勇敢勛章,1953年,他以《老人與海》一書獲得普利策獎;1954年的《老人與海》又為海明威奪得諾貝爾文學獎。他一向以文壇硬漢著稱,他是美利堅民族的精神豐碑。海明威的作品標志著他獨特創作風格的形成,在美國文學史乃至世界文學史上都占有重要地位。他的作品中對人生、世界、社會都表現出了迷茫和彷徨,文筆清新自然不做作;敘述簡潔凝練不贅余;描寫細致入微不浮夸;對話入情入理不矯飾。《老人與!愤@一著作也很好地體現了這種語言風格。
書本開頭就描繪了獨自在灣流中一條小船上釣魚的老人,一位連續84天未釣到任何一條魚的倒霉老人。海明威這樣描寫這位老人:老人看上去消瘦而且憔悴,脖子上有些很深很深的皺紋。在他的腮幫上還有些褐斑,那是太陽在熱帶海面上反射的光線,所引起的良性皮膚癌變的癥狀。營造出來一個可憐、無助、孤寡又倒霉的老人,以至于一直跟了他四十天的小男孩也離開了他。老人不甘心,毅然決定出海,這一次,他遇到了一條大得讓他吃驚又振奮的馬林魚,可福禍同行,他不幸遭遇了鯊魚的襲擊,重回港口時,只剩一副魚骨架,著實很匪夷所思。
整本書圍繞“捕殺馬林魚——驅逐鯊魚——空手而歸”展開敘述。三天三夜,老人與馬林魚整整周旋了三天三夜,這是充滿危險、興奮、收獲的三個日夜,他用左腳踩住剛才左手攥著的那粗釣繩,身子向后倒,用背部來承受那股拉力。海明威很注重于對老人的動作描寫,細微、真實,代入感極強,將老人的左手抽筋,臉部劃傷等一系列疼痛描繪得淋漓盡致。有個值得注意的細節是:老人每當與馬林魚展開激烈搏斗時,都會說:如果那孩子在這……這說明孩子對于老人也有特殊意義,他對老人來說很重要,是老人在瀕臨放棄時的一種心靈安慰。雖然故事的結局,鯊魚吃完了老人用血汗得來的馬林魚,當老人歸來時,一無所獲,可男孩依然回到了教他捕魚的老人身邊,老人回到家躺在床上,只好從夢中去尋回那往日美好的歲月,以忘卻殘酷的現實。
盡管海明威筆下的老人是悲劇性的,但他身上卻有著尼采“超人”的品質,他是個硬漢,泰然自若地接受失敗,沉著勇敢地面對死亡,這些“硬漢子”體現了海明威的人生哲學和道德理想,即人類不向命運低頭,永不服輸的斗士精神和積極向上的樂觀人生態度。這讓我想到了我們學過的一篇課文《偉大的悲劇》,斯科特雖然不是第一個到達南極點的,在傳統對于勝利的定義中,他確實失敗了,可理想定義中,他是勝利的,成功的,老人固然也是。也許我們可以叫他們“勝利的失敗者”!
我很認同海明威先生的一句話:“一個人可以被毀滅,但不能被打敗!蔽覀兊膶W習也是這樣,就算經歷了千萬次失敗,但只要有恒心,有毅力,堅持不懈,總能捕到“大魚”,但也不要一味地欣喜于眼前收獲,要隨時做好迎接“鯊魚”的“襲擊”,而不是松懈。
沒錯,大海獻給了老人許多,也毀滅了老人許多,賦予他成功,也讓他經歷過失敗……
海明威老人與海讀后感 篇2
輕輕地合上《老人與!,心中很是不舍,思緒仍沉浸在《老人與!返墓适轮。
八十四天未打到魚的老人桑提亞哥,終于被幸運女神眷顧,打到了一條大馬林魚?删o接著,他又遭遇了不幸,在回程時又被鯊魚襲擊,最后,只能拖回大馬林魚的骨骼。
有人說,老人桑提亞哥是一個失敗者,可我認為,他是一個成功者,因為他永不言敗,敢于拼搏。還記得他在與鯊魚搏斗時發出的豪言壯語:“一個人并不是生來要給打敗的,你盡可以把他消滅掉,可就是打不敗他。”不錯,人要有勇氣面對死亡,也要有勇氣面對失敗,如果害怕失敗而不敢追求成功,就是弱者。要做一個強者,面對失敗不放棄追求,永不言敗,毫不氣餒,保持做人的尊嚴與骨氣。而老人桑提亞哥就是這樣一個強者,在遇到鯊魚襲擊時他有逃跑嗎?沒有,這是許多人做不到的?赡芩麄儠x擇倉皇逃跑,可老人桑提亞哥選擇了向前,選擇了與鯊魚搏斗,這種勇于拼搏,毫不畏懼,永不言敗的精神是值得我們學習的。
與老人桑提亞哥相比,我實在是差得太多。平時一遇到困難就會退縮,不愿向前,不愿追求成功。記得有一次遇到了一道難度較高的數學題,我想都不想就扔到了一旁,如今再看,真是膽小鬼,我應該去尋找題目的突破點,然后去破譯它,而不是想都不想就放棄,這是一個典型的失敗者所做的事!
《老人與!愤@個故事,讓我深切體會到了老人面對困難與逆境時的堅定、從容和智慧。桑提亞哥值得我們敬重,因為他帶給我們的是人類最為高貴的自信。人生道路艱難,充滿坎坷,但只要勇于接受挑戰,就一定能夠勝利,能夠成功!
海明威老人與海讀后感 篇3
《老人與海》,這無疑是一部佳作。這本書被稱作是美國文學史的一部偉作。無論海內外,只要對文學感興趣的,就絕不會不知道這部名著。“人可以被毀滅,但不會被打敗!
說到老人與海的作者海明威,便不得不去提及。在美國文學史中,他是獨一無二的,他的人生也是如此。他去古巴吸毒品不可模仿,病態的寫作方式不可模仿,最后將一把槍塞進嘴里,萬萬不可模仿。而文中的老人與海明威的生活可謂如出一轍。
人們總不能遇到生活中的一切美好,文中的話語質樸極了,無非是在敘述一位可悲的老漁人的經歷。可在海明威的筆下成為了一部史詩。這個故事悲傷、抑郁,捕魚、撈魚,與鯊魚強奪獵物,最后失去一切。沒有人想在這樣的一片海上,幽沉的咸水撞擊著飄渺的小漁船,船旁拉著一條巨大的魚骨,留下的鮮血染紅那充滿著腐爛的魚鰭與大海。那位老人在這之上,攥緊了手上的彎刀,在吱吱作響的木板上站立著,狠狠的瞪著穿下貪婪的惡魔。
老人堅持到最后,盡管伴隨他的只有一具空幽幽的魚架。老人在那死海中存活了下來,那么反觀我們呢?健壯的身軀下,老人心中的那片海又是否奔涌在我們的內心深處?
我們渴望變得偉大,但也許現實就是殘酷的,生活一次次的將你壓垮。此時,詢問你自己,為什么會這樣?你不夠有錢?你不夠聰明?不!你不夠堅持!你沒有目標!我們就是那樣的一個人,猶如文中的老人。我們在捕撈中一次次的被淋濕,一次次被那該死的浪拍倒。起來嗎?問問自己!為什么不起來?你希望抱著遺憾老去嗎?愿意在你被毀滅的前一刻,還在想,如果我當時堅持下去,又會怎樣?別猶豫,爬起來、站起來、擎起你的利刃,擊敗眼前的困難,哪怕你最后得不到那條魚!你盡力了,你沒有什么后悔的!
人生無悔,本該如此?梢栽谶@可怕的巨浪中昂首挺胸,問問自己,敢嗎,敢于成為那個戰士嗎?“人可以被毀滅,等不會被打!”
海明威老人與海讀后感 篇4
很多人都看過《老人與!愤@本世界文學名著,我也很早就讀過,但由于時間相隔很久,故事情節已有點模糊。最近,我又從新翻開這本名著,再次品讀,真的受益匪淺、感觸頗深。
這本書主要敘述了一位老人常年獨自在海上打魚為生的感人故事。有一次他好不容易釣到了一條大魚,心里異常的欣喜。但是在返航的路上遇到了成群鯊魚的圍攻。由于漁船很小,大魚只能拖在船外,老人使出渾身解數和鯊魚群搏斗,但是,鯊魚實在太多,實在太猛了,最后,鯊魚把能吃的肉都吃完了。結果老人累了一天,搏斗得滿身傷痕,拖回去的只是一副大魚的骨架。
多可憐的老頭啊!在我們的現實生活中,遇到了困難,有人會迎難而上,也有人會畏縮不前。比如說張海迪,她小時候雙腳就已經殘廢,但是她并沒有向挫折屈服,而是以積極、樂觀、自信的態度去挑戰挫折。,她每天把詞語貼在床頭、墻壁上、廚房里……經過不懈的努力,終于戰勝了困難,而且還取得了很大的成績,獲得了很高的榮譽,為祖國做出了自己的貢獻。
魯迅先生曾經說過:“偉大的胸懷,應該表現出這樣的氣概:“用笑臉迎接悲慘的命運,用自信的勇氣來應付自己的不幸!笔前!當我們遇到厄運和不幸時,與其埋怨命運的不公,不如鼓起勇氣,振作精神,以剛毅的精神與厄運抗爭。
老人不也是這樣的嗎?老人沒有被任何困難壓倒,他盡自己最大的努力與生活中的磨難做出不屈不撓的斗爭。老人的一句話令我一生難忘:“一個人并不是生來就要給打敗的,你可以消滅他,卻不能打敗他。”一個人的一生中不可能沒有失敗,但我們如果能夠從失敗中吸取教訓,發現成功的曙光,把失敗看成是通向成功的必經之路,那才是從失敗中獲取的最大的收獲!笆∧顺晒χ!痹蚊绹偨y的林肯一生遭遇到無數次失敗和打擊,然而,他英勇卓絕,不斷戰勝困難。他經過了13次競選總統,然而有12次的競選是失敗的。但在最后一次終于當選為美國總統,這是一件多么令人高興的事情!他的努力終于得到了回報。
所以,當我們遇到挫折時,應該要勇敢的面對,在困難面前勇往直前,只要我們有了這種奮不顧身、不畏困難的精神和勇氣,就有了征服困難的力量。正如歌德所說的:“你若失去了金錢—你只失去了一點兒;你若失去了榮譽—你就失掉了許多;你若失去了勇氣—你就把一切都失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