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客他鄉(xiāng),給詞人帶來的往往是思家念鄉(xiāng)的憂愁之情。然王之道《江城子》中“濁酒一杯從徑醉,家縱遠,夢中歸”則全然是豁達看待客居異鄉(xiāng)的情景:家雖然遙遠,在夢里就可以看見家中的點點滴滴,正所謂身在此地心系家,何處不為家?陳亮《漁家傲•重陽日作》有“黃花濁酒情何限”句。陳亮,人稱龍川先生,其詞多直抒胸臆,氣勢慷慨,此句中黃花濁酒非如如下文中黃庭堅、呂本中等詞句,不是用濁酒作愁情寓意,而是為全詞表達的風流灑脫作渲染。
——清歡
蘇軾曾有著名的詞句“人間有味是清歡”,這一句為多少文人騷客所傳唱,蓋其一語點破文人心中的一個夢境:遠離官場傾軋,遠離都市喧囂,遠離功名利祿,獨守一份清淡的歡愉。林清玄還專門為此寫了一篇散文《清歡》。濁酒,其質不高,恰是這樣一種清淡歡愉的象征,故而宋詞中用此意的詞句亦不在少數(shù)。
姜夔《摸魚兒•向秋來》“但濁酒相呼,疏簾自卷,微月照清飲”,白石詞多寫閑云野鶴的生活,用語清淡,意境悠遠,從此句即可略窺一斑:寥寥數(shù)語,清幽雅致的情景即悄然而出。黃機的詞風“學辛棄疾,沉郁蒼涼,又不失清幽風雅”。其詞“澆濁酒,惜流年。牙旗夜市幾時穿”(《鷓鴣天•柳際梅邊臘雪干》)所寫也是這種濁酒相伴,感受流年風華的情形。張輯《好溪山》更是有“呼濁酒,共清歡,五弦隨意彈”的詞句,閑適清淡的生活要的就是這樣一份隨意與無拘無束。辛棄疾《水調(diào)歌頭》詞中有“素琴濁酒喚客,端有古人風”,可見頗有古人風氣是騷人墨客心中的理想,一把素琴一杯濁酒,把酒暢談,把琴述思,多么典雅的情景。又無名氏所作《賀新郎》詞中有“濁酒三杯棋一局,對花前、時抱添丁坐”,此等閑適生活端的是讓人羨慕。
——愁情
黃庭堅《點絳唇》“濁酒黃花,畫檐十日無秋燕”句,則是將濁酒和黃花兩個意象排在一起,傳達作者感嘆年華流去的黯然之情。呂本中《西江月》中“一杯濁酒兩篇詩,小檻黃花共醉”作結全詞,將一個作者悲慨時事卻無能為力,唯有一腔愁緒的心情表達了出來。獨把酒杯,獨對黃花,在作者看來,只有濁酒和詩可以解憂釋愁,只有黃花能夠知曉自己內(nèi)心。這種獨自憂愁在陸游的詞作中亦有,陸游《沁園春•粉破梅梢》中“濁酒一尊和淚斟”,嘆惋歲月流逝,不勝唏噓,只能借著濁酒聊解憂愁了。
王千秋“一杯濁酒,萬事世間無不有”(《減字木蘭花》)初讀似乎是一份樂觀情緒,只要有了濁酒,還有什么沒有擁有呢?其實仔細品來,這份自嘲式的樂觀后面是更深的愁緒,正是因為愁無可解了,所以才發(fā)出濁酒醉我、萬物皆有的感嘆。細細讀來,不勝觸動。趙以夫則有“老來活計,濁酒三杯,黃庭一卷”(《燭影搖紅》),將年老無所擁有,唯有濁酒經(jīng)卷相伴的寂寞刻畫出來。此語含蓄,未若吳潛之“愁無奈,且三杯濁酒,一枕酣眠”(《沁園春》)一語直接點破,愁的無可奈何,索性濁酒暢飲,飲完酣眠去也。
※本文作者:書生論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