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兩岸的高樓漸漸多了起來,那一面面朝著河水的窗子,就象一雙雙城市的眼睛,打量著河水日夜不停的向前奔流。透過窗子那明亮的燈光,展現在伊犁河眼前的,便是一幅幅生動的畫面。仿佛遠古人殘酷的生存環境便在這一扇扇窗內,祭起了朝圣的祀儀,用那最富創造力的音樂,繪畫,舞蹈在活的巖壁內,蓬蓬勃勃的生長到現實中那一雙雙的眼睛中去。遠古文明便在這一雙雙深遂的眼睛中得到了文明的又一次延續。
廣袤的河谷平原上,生長著豐收的喜悅,茂盛的過林,掛滿了整個秋天的豐韻,淡黃的油菜,鋪滿了丘嶺山崗。多情的伊犁河水,一遍遍的走進開滿喜悅的農田,被滋潤的土地,更顯沐浴貴妃的柔媚。希望與成熟便無可遏止的從我們的眼前走去又走來。
伊犁河就這樣,與這片土地,與這座城市,還有生活在兩岸的各族人民,生生息息的一道從歷史中走來,經歷了浩浩蕩蕩的世間沉浮,閱遍了生生死死的人間悲,又悄無聲息的,默默帶著兩岸的歡情,一路又走向了歷史。繼續書寫著自己的人生傳奇。
伊犁河,養育了一代又一代的兩岸人,它遠比歷史更加鮮活。這是因為兩岸的歷史可以改寫,而伊犁河則永遠奔騰不息,一直向前。
※本文作者:相關何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