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城山就有這樣的法力,讓你在今世里心若明鏡。
青城山亦是一座文化的山,且不說天師洞內精致的雕刻,也不說唐朝石刻三皇的古老,單是那唐玄宗旨書碑,岳飛手書的諸葛亮前后出師表亦足以震懾后人。最高峰處上清宮,這三個字是蔣介石蔣公的題字,規規矩矩,方方正正。據說當年道士給了老蔣一句話:勝不離川,敗不離灣。原來命運早已經天算定。
暮色里,飲一杯青城山的苦丁茶,微苦入口,苦后甘甜。下山去,隨著山行,隨著路轉,隨著溪水,一路迤儷,心滿志得。領了靈魂歸去,偷的浮生一日閑。
回望眼,滿山疊翠,深綠淺綠,青城山溶化在深深綠海里。如夢如幻青城山!
(四) 都江水拍千年夢
公元前256年,秦蜀郡守李冰率眾修建了著名水利都江堰,而今去拜訪,帶著21世紀的風塵,兩千兩百年的歷史可以很長很長,漫漫風煙中,多少金戈鐵馬飛濺,多少北固亭北望,多少早生華發?兩千兩百年的歷史可以很短很短,不過是幾次鐵樹開花,不過是青山與綠水的幾度纏綿。都江堰一如既往地流淌在李冰的規劃里,沒有春,沒有夏,岷江水拍千年夢,走近都江堰就走進夢幻里。
離堆,是當年李冰為了疏通水道劈開玉壘山形成的一個孤島,一個因為有離字略顯悲傷的詞,不由自主想起遠離、離去,黍離等詞語。夾著某些傷感的意味,仿佛長亭驪歌,無限惆悵停下了長長的腳步。心中貯滿冷冷的雨。登離堆而遠眺,山巒重疊,岷江嗚咽,江風襲人,默然獨立,江濤在心中跌宕起伏,卻覺得自己是離堆上一塊青石,一塊從過去到現在不曾離開,不曾改變的石。
知道飛沙堰是極著名的排沙瀉洪工程,保護著成都平原不受水災。卻是極普通極其普通的一道淺堤,如果不是導游的提醒,一定在我的忽略里。岷江內江略顯安靜,偎依著飛沙堰像乖巧的孩子,見慣了大壩高堤,心中暗暗折服,智慧是這樣深藏不露,炫耀得往往是膚淺。
隔開岷江內江外江的是一塊水中綠洲,踏上綠洲就來到了水中央。前前后后,或洶涌,或潺潺,或暗流涌動,或淺灘平緩。七月的太陽很明亮,一些光在水面跳躍著,瑩瑩點點,對岸的玉壘山滿山的蔥綠,把巨大清涼贈給岷江,于是岷江浸在迷離的含蓄里。
綠洲上樹多,蟬叫的很歡,尋聲望去,蟬就在樹干上趴著,數量很多,不怕人,蟬的個頭較小,全身有著淡淡的顏色。可能是蟬里的一個品種。走在遮天的濃蔭里,走在嘶鳴單調的蟬唱里,蓄滿甜美的寂寞,一個人的流浪,就是這樣,有著安靜甜蜜的幸福。有些風景仿佛就是為了等你,等你來赴一場不變的約。
無論站在魚嘴工程面前,還是走在安瀾索橋上,總覺得這里的時間很舊很舊,并未離秦朝很遠很遠,這山這水,如半闋舊詞,咿咿呀呀唱到今天,而且我們沒有更改的能力。都江堰是一朵花,是文明進步史的一朵花,隔著許多個朝代,依然盛開如初。
都江堰景區大門外是一個叫南橋的地方,岷江流出景區,岸邊排列著一家家小吃。走累的腿停下來,跑餓的肚南橋來優待。冰涼粉里放了西瓜瓤放了太多的辣椒,于是開了眼界,原來西瓜能就著辣椒吃。
離開都江堰已經有半月,記憶再一次緊逼。逼迫我今夜敲下這些文字,都江堰你會靜靜站立在我寫字的燈火中,溫柔的環視我嗎?
(五)風景的旁邊也是風景
在杜甫草堂眾多院落中,有一處小小的院落,名字叫浣花詞,供奉著一女子,與杜甫毫無關系的女人。導游帶著游客經過這里,往往三言兩語介紹幾句,并不提倡游客進去參觀。這是杜甫草堂里被忽略的景點。
※本文作者:青果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