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管同是海濱,游淺水灣與游芭蒂亞有著完全不同的感覺。細細想來,芭蒂亞的景觀純屬天然,海闊天空,獨具大自然的粗獷;而在香港則是鬧中取靜,在大自然的造化中融入了儒家文化,成為東方文明的精雕細刻。迎著艷艷的陽光,踏著細細的軟沙,迎著暖暖的海風,吸著潤潤的空氣,瞭望無邊的大海,真是人生的一大享受啊。
海洋公園
動身去海洋公園,恰逢星星點點的細雨,至九龍已是雨過天青--據說這是香港和華南雨季的特色。經海底隧道和盤山公路,行不多久,就到了位于香港仔與淺水灣之間南朗山上的海洋公園。公園由由低地的“黃竹坑公園”和高地的“南朗山公園”組成。兩個公園之間有空中吊車相連接,形成一個完整的公園景區。據介紹,公園建于1977年,耗資2.2億港元,公園規模之大,設施之全,游覽之便,人人稱道。盡管150元港元一張的門票價格不菲,但游過公園的人都說一個“值”,似乎不到海洋公園便有不識珍寶之嫌。這里的原因不外是景有所值,環境優美,而且進了園再不用另行收費,少了許多臨時的尷尬。
海洋公園的正門設在黃竹坑公園的入口處。進入園中,布局巧妙的人工瀑布、世界花園等秀麗景色相繼撲入眼簾。下車后,在公園門口大型園徽--海馬塑像前留影后,即由空中索道上山。索道架設在距山坡2O0米的高空,全長1. 4公里。置身于6人座的鳥籠狀空中吊車,俯瞰淺水灣及低地公園的景色,真是奇妙而刺激:西望是蔚藍色的大海,腳下是起伏的群山,球型纜車在鋼索上匍匐滑行,象汽球一樣,時而飄過碧綠的山峰,時而又在公園的游藝設施中穿行。陣陣涼風撲面吹來,帶來愜意和歡快。聽著耳際“嘎嘎”作響的滑行聲,懸在高空的心難免感到驚險和擔憂,其實那只是杞人憂天,大可不必。短短6分鐘,就到了位于南朗山南坡的南朗山公園。南朗山公園內錯落有致地分布著三大場館:海洋館、海濤館和海洋劇場。海洋館是一座橢圓形的建筑物,隔著厚實三層的巨大玻璃壁,游客可以看到大約400多個品種、3萬多條魚在水中的美妙姿態。在鯊魚館里,陳列室里眾多的展品演繹了鯊魚的生命歷程,羅列了鯊魚家族的成員,種類之全可謂之博。而鯊魚館之趣更因展館建在水下,讓人覺得仿佛置身于浩瀚的大洋中:鯊魚在人的頭頂游弋,激起的湍流把無數的魚蝦卷入血盆大口,鯊魚的兇猛彪悍感同身受。在海洋劇場中,可以看到訓練有素的海豚、海獅在巨型水池中的精彩表演:或魚躍,或追逐,或頂球,或穿圈,或舞蹈,或救人,還會向觀眾鞠躬致謝,半個小時的表演博得滿場熱烈的掌聲。
出劇場后去山上的機動城,看別人玩“瘋狂過山車”、“沖天搖擺船(又稱海盜船--模擬船只遭遇海上的驚濤駭浪)”、“空中八爪魚(章魚)”、“星際蜘蛛”,聽著滿耳是“嘩”“嘩”的驚呼和陪伴著的陣陣歡聲笑語,難免有一種躍躍欲試的沖動。但看著他們在空中搖晃上下,顛倒轉悠,又有點緊張和害怕。聽玩過的人講感受,猶有余悸在心,真是一項極富刺激性的運動,難怪公園豎立著“心臟病患者和身體不佳者不宜”的標牌。下山再游海濤館,似船行峽谷,浪花翻卷,驚濤拍岸。行進到海底世界,看海豚踴躍,海獅嬉戲,笨拙的企鵝象身穿黑色禮服的紳士在島上蹣跚移步,而當它下水游泳,卻又如海燕凌空般地自由自在。海濤館里還有許多叫不出名字、色彩艷麗、形態各異的熱帶魚,“魚翔淺底”或許是最貼切的描述了。山上的海洋公園摩天塔正在維修,空自少了一個登高望遠、一覽全景的好機會。后乘登山電梯下山,至第三級平臺,乘滑浪飛船--看似全園最穩妥的水上娛樂,真正動起來也還真有點驚心動魄。小船在架空的“河道”上飄流,在牽引機的拉動和水浪的沖擊下,晃晃悠悠地翻山越嶺,穿洞爬坡。在高處俯覽全景,猶添高屋建瓴的情趣,更使人激動的是品味“浪遏飛舟”的感受:當小船經過漫長的爬坡之后登上“河流”的最高點,水流突然來了個120度的下墜,小船在失重狀態下飛速滑下陡坡的瞬間,人還沒來得及反應過來,小船早被洶涌的水浪拋了個老高。劇烈的顛簸使人心悸難持。心慌意亂中,浪花被小船擊個粉碎,如霧似雨的水珠飛沫甩你個滿頭滿臉,渾身是水,驚呼聲此起彼落,隨后是歡聲一片。登岸后,乘專供下山使用的登山電梯下山,電梯全長300多米,是世界上最長的戶外電梯,電梯是設計者的杰作,最得益的自然是中老年的游客,上山乘纜車,下山有電梯,免了爬高落低攀登時的氣喘吁吁,力不勝支的人也可瀟灑自如,香港旅游服務之便民于此亦可略見一斑。
※本文作者:sun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