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莫深處這一個個美麗的海子宛若就是一個個妙齡少女秀麗的身影,似乎在向我們輕輕得訴說著她的陰柔之美,給人一種自然與人心靈相通、完美融合的感。那古老而孤寂的巴丹吉林廟帶著二百多年歷史的滄桑向人們展示了宗教的神秘和蒙古人的淳真與樸實,而廟中的喇嘛仿佛就是神派到巴丹吉林的使者,是巴丹吉林人心靈的守護神。廟室分上下兩層,呈樓閣式。四角形的角樓,重檐山頂,正面有兩小窗,兩側各有4扇小窗。整個建筑剛剛經過一次維修,廟室里五彩斑斕,四周的墻壁上繪滿了佛教題材的壁畫,神龕上供著許多佛像,藏經閣里擺滿布裹的經書,精美的磚雕、木雕令人目不睱接。雖然巴丹吉林廟地處偏遠,周邊地區人煙稀少,但這里長年香火不斷,每年有許多沙漠外信佛的人不怕路遠、艱險慕名前來進香,其中不乏外國游客。香煙繚繞,晨鐘暮鼓,美麗的喇嘛廟為遼闊的巴丹吉林沙漠增添了神奇。“零距離”接觸巴丹吉林沙漠“奇峰、鳴沙、湖泊、神泉、寺廟”五絕全景,真實體驗到人與沙漠的水乳交融,感受到了自然神奇景觀。原汁原味的大漠風光,令人的心情飛揚。腳踩在沙粒的任何一處,都會立刻看見漏沙的表演,沙體似水一般流瀉,層層往下流動,沙粒慢慢淹蓋了人的腳印,留下的只是一個凹下去的馬蹄狀足跡。你把腳用力下拉,漏沙的現象也就更令人驚嘆,就是濃縮的雪崩奇觀。于是,只好手腳并用往上爬,沒爬上十幾尺就累的口干舌燥、氣喘噓噓了,于是,我們就大口地喘氣、大口地喝水。我們一步一陷踏著流沙,爬上一個沙山嶺角坐下來。什么也不思、什么也不想,就這樣的坐著,讓困頓的心離開鋼筋水泥構建的城市, 孤獨地行走在無人的戈壁,敞開衣襟,讓漠北的烈風印在胸膛,默默的感觸這大漠的美景。沙峰似大海中的波浪輕輕蕩漾,跌宕有致。金燦燦的沙礫在我們的腳下流,發出陣陣悅耳的音韻,好像許多透明的未經雕琢的玉珠落在我的心扉,奏一串空靈的樂句。陶然于這古樸的旋律,似乎置身于那一座座消逝在風沙中的古跡,聽到槳車轔轔地滾過市井,聽到叮咚的駝鈴聲聲和邊域號角在落日殘照中嗚咽。
沙漠靜悄悄的,沒有一絲風。空氣是清涼的,在這樣的時分,騎著駱駝行走在沙漠上,很愜意。極目遠眺,千里瀚海沙丘如波,層層疊疊,涌向天際,蔚為壯觀。有人感嘆,沙漠是最具有曲線美的地方。的確,隨目望去,遠遠近近的沙漠地貌布滿了象水波、象耳廓、象蝸牛殼一樣的美麗景觀,這都是風神的杰作。登臨峰頂,還能俯瞰到沙峰四周相隔著幾公里的6個湖泊。它們在夕陽的照射下,熠熠閃光,湖畔有裊裊炊煙升起。遠遠的一群潔白的山羊,象一片白云飄浮在沙坡上,隱隱隨風傳來小羊的咩叫聲;在沙丘背后時而會有幾峰肥壯的駱駝聽見聲響,慢慢地抬起頭來給你一個高傲的目光;天空中,有時會遠遠地飛來一個黑點,那是正視搜尋獵物的沙漠蒼鷹…
下午五時,我們告別了右旗的朋友,將踏上了回程。前來送行的朋友們深情地唱起了挽留客人的蒙古族歌曲:“遠方的朋友請你留下,草原是你溫馨的家”, 酒至酣處,主賓同唱,歌聲此起彼伏,我們的眼睛濕潤了。大沙漠不知道,一個個想念它的人來了又要走了。我們都是一個個過客,穿過不慌不忙的沙海,感受博大與深邃,但過后仍然是孤單而落寞。
※本文作者:心靈之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