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華豐富的慈竹資源,當地人們大都以自家半機械化的設備造草紙,遠銷到川北、云南、廣東等地,也有把竹片直接賣給當地的兩家大紙廠,在老百姓心中,竹林已是自家的綠色“小銀行”。當地穩定的造紙業,促進了種竹業的發展,也增加了當地森林植被,還有獨特的“小氣候”是夏季避暑納涼休閑旅游的理想選擇,當地政府借勢打造川南又一“竹!钡脑O想,也就順理成章,充滿著希望。
一座大佛秀一方茶飄香
從龍華場鎮到八仙山大佛,是一條人工修砌的石臺階梯路,步道起初順著山勢較為平緩,路兩旁菜地里有時令蔬菜和滿是嫩綠的果樹,大約上行有二百余步后,石梯才開始呈“z”字形漸漸轉陡,沿途已有多年生竹叢和少量的楠木、冬青等樹木,彼此密密生長的枝冠遮蓋著上山的路,幾番折轉后,就到了只能容一人上下的石寨門,仔細一看,這門其實是當年修路于此時,將一塊巨大的石頭從中鑿破而成,門兩邊石壁上厚厚的地衣、苔蘚滿布,掩隱于林蔭。斑駁的石門早已沒有當年的功用,反到是林中清脆的鳥叫、路邊散亂開放的野花帶給我們更多的生機愉悅。終于站到了到八仙山腳下,遠遠望去,矗立的八仙山大佛頗有幾分威嚴氣勢。據資料介紹,大佛通高達37米,在阿富汗巴米揚立佛被毀后,現已為世界上第一大立佛,大佛的周圍還有尚存完好的丹霞地貌石窯群,給今天的人們幾分神秘,慈祥的大佛靜靜地望著遠方,讓前來朝拜的人們多生崇敬!
龍華的茶葉同大佛一樣,在川南已小有名氣,這里山勢800多米的平均海拔,常年多雨多霧的“小氣候”明顯,很適宜茶葉生長,近幾年來,眾多客商每到春季云集龍華收購鮮葉、粗加工產品,已使當地百姓得到實惠、嘗到種茶的甜頭,成為他們致富又一支柱產業。
離開龍華時,正值村民春耕忙碌時節,遠山層林初展新綠,成群的山雀歡飛林間、鳴唱跳躍于村落小院,彼此和諧地享受著大自然春意盎然的情趣。龍華一個至今民風純樸、處處綠意醉人、充滿希望的古鎮,期待著更多的人們走近與熟識。
※本文作者:學著永遠學習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