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橋的詩句——《相和歌辭·相逢行》
《相和歌辭·相逢行》原文
妾年初二八,家住洛橋頭。
玉戶臨馳道,朱門近御溝。
使君何假問,夫婿大長秋。
女弟新承寵,諸兄近拜侯。
春生百子殿,花發五城樓。
出入千門里,年年樂未休。
《相和歌辭·相逢行》作者簡介
崔顥 唐開元年間進士,官至太仆寺丞,天寶中為司勛員外郎。最為人們津津樂道的是他那首《黃鶴樓》,據說李白為之擱筆,曾有“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顥題詩在上頭”的贊嘆。《全唐詩》存其詩四十二首。
關于橋的詩句——《相和歌辭·相逢行》
《相和歌辭·相逢行》原文
妾年初二八,家住洛橋頭。
玉戶臨馳道,朱門近御溝。
使君何假問,夫婿大長秋。
女弟新承寵,諸兄近拜侯。
春生百子殿,花發五城樓。
出入千門里,年年樂未休。
《相和歌辭·相逢行》作者簡介
崔顥 唐開元年間進士,官至太仆寺丞,天寶中為司勛員外郎。最為人們津津樂道的是他那首《黃鶴樓》,據說李白為之擱筆,曾有“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顥題詩在上頭”的贊嘆。《全唐詩》存其詩四十二首。
《寄揚州韓綽判官》原文青山隱隱水迢迢,秋盡江南草未凋。二十四橋明月夜,玉人何處教吹簫。《寄揚州韓綽判官》鑒賞揚州之盛,唐世艷稱,歷代詩人為它留下了多少膾炙人口的詩篇。這首詩風調悠揚,意境優美,千百年來為人們傳誦不衰。
《縱游淮南》原文十里長街市井連,月明橋上看神仙。人生只合揚州死,禪智山光好墓田《縱游淮南》鑒賞揚州是一座古代名城,自從隋堤的楊柳開始在東風里垂縷飄綿以后,雖經歷兵燹,卻無法奪去這芍藥之鄉的繁榮秀麗。
《西湖梅》原文蘇老堤邊玉一林,六橋風月是知音。任他桃李爭歡賞,不為繁素心。《西湖梅》作者簡介馮子振(一二五七--一三四八),字海粟,自號怪怪道人、又號瀛州客。湘鄉(今屬湖南省)人,一說為攸州(今湖南攸縣)人。
《舞曲歌辭屈柘詞》原文楊柳縈橋綠,玫瑰拂地紅。繡衫金騕袤,花髻玉瓏璁。宿雨香潛潤,春流水暗通。畫樓初夢斷,晴日照湘風。《舞曲歌辭屈柘詞》作者簡介溫庭筠(約812866)唐代詩人、詞人。本名岐,字飛卿,太原祁(今山西祁縣東南)人。
《后出塞(其二)》原文朝進東門營,暮上河陽橋。落日照大旗,馬鳴風蕭蕭。平沙列萬幕,部伍各見招。中天懸明月,令嚴夜寂寥。悲笳數聲動,壯士慘不驕。借問大將誰,恐是霍嫖姚。《后出塞(其二)》鑒賞朝進東門營,暮上河陽橋。
《舟中曉望》原文掛席東南望,青山水國遙。舳艫爭利涉,來往接風潮。問我今何適?天臺訪石橋。坐看霞色曉,疑是赤城標。《舟中曉望》鑒賞掛席東南望,掛席指揚帆,開篇由揚帆出發時寫起,并點出望字,足見心情急切。
《蝶戀花誰道閑情拋棄久》原文誰道閑情拋棄久?每到春來,惆悵還依舊。日日花前常病酒,不辭鏡里朱顏瘦。河畔青蕪堤上柳,為問新愁,何事年年有?獨立小橋風滿袖,平林新月人歸后。
《上林春令》原文蝴蝶初翻簾繡,萬玉女、齊回舞袖。落花飛絮蒙蒙,長憶著、灞橋別后。濃香斗帳自永漏,任滿地、月深云厚。夜寒不近流蘇,只憐他、后庭梅瘦。《上林春令》賞析這是一首詠物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