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節(jié)的詩句——《踏莎行·中秋不見月》
《踏莎行·中秋不見月》原文
霧失南樓,云低東閣。枝頭不見南飛鵲。嫦娥何事太多情,今宵故誤年時約。
天易陰晴,人多哀樂。從來此事難憑度。匆匆又是隔年期,且燒銀燭酬高酌。
《踏莎行·中秋不見月》作者簡介
陳德武(生平不詳)三山(今福建福州)人。有《白雪遺音》一卷。其《望海潮》詞云:“之官路遠,篙師又促舊航。”又同調云:“三分春色,十分官事。”蓋嘗出仕,道經(jīng)錢塘、桂林、睢寧、潯陽等地。余皆不詳。
中秋節(jié)的詩句——《踏莎行·中秋不見月》
《踏莎行·中秋不見月》原文
霧失南樓,云低東閣。枝頭不見南飛鵲。嫦娥何事太多情,今宵故誤年時約。
天易陰晴,人多哀樂。從來此事難憑度。匆匆又是隔年期,且燒銀燭酬高酌。
《踏莎行·中秋不見月》作者簡介
陳德武(生平不詳)三山(今福建福州)人。有《白雪遺音》一卷。其《望海潮》詞云:“之官路遠,篙師又促舊航。”又同調云:“三分春色,十分官事。”蓋嘗出仕,道經(jīng)錢塘、桂林、睢寧、潯陽等地。余皆不詳。
《念奴嬌詠中秋月》原文碧天如水,湛銀潢清淺,金波澄澈。疑是娥將寶鑒,高掛廣寒宮闕。林葉吟秋,簾櫳如畫,丹桂香風發(fā)。年年今夕,庾樓此興清絕。因念重折高枝,壯心猶郁,已覺生華發(fā)。好向林泉招隱處,時講清游真率。
《洞仙歌泗州中秋作》原文青煙冪處,碧海飛金鏡。永夜閑階臥桂影。露涼時、零亂多少寒螀,神京遠,惟有藍橋路近。水晶簾不下,云母屏開,冷浸佳人淡脂粉。待都將許多明,付與金尊,投曉共、流霞傾盡。
《至大梁卻寄匡城主人》原文一從棄魚釣,十載干明王。無由謁天階,卻欲歸滄浪。仲秋至東郡,遂見天雨霜。昨日夢故山,蕙草色已黃。平明辭鐵丘,薄暮游大梁。仲秋蕭條景,拔剌飛鵝鶬。四郊陰氣閉,萬里無晶光。長風吹白茅,野火燒枯桑。
《華陽觀中八月十五日夜招友玩月》原文人道秋中明月好,欲邀同賞意如何。華陽洞里秋壇上,今夜清光此處多!度A陽觀中八月十五日夜招友玩月》作者簡介白居易(772~846),字樂天,晚年又號香山居士,河南鄭州新鄭人,我國唐代偉大的現(xiàn)實主...
《中秋月》原文王母妝成鏡未收,倚欄人在水精樓。笙歌莫占清光盡,留與溪翁一釣舟!吨星镌隆纷髡吆喗槌蓮┬,[約公元九六0年前后在世]字文干,里居及生卒年均不詳,約周末宋初間前后在世。南唐進士。
《南鄉(xiāng)子中秋無月》原文流景去難縻。浮世危如拍浪。才遇中秋聊對月,佳期。了怕晴明未可涯。人月本相依。果是今朝恰背違。孤負樓臺多少醉,堪悲。何忍滂沱與畢離。
《江城子中秋早雨晚晴》原文中秋佳月最端圓。老癡頑。見多番。杯酒相延,今夕不應慳。殘雨如何妨樂事,聲淅淅,點斑斑。天應有意故遮闌。拍人間。等閑看。好處時光,須用著些難。直待黃昏風卷霽,金滟滟,玉團團。
《中秋夜臨鏡湖望月》原文鏡里秋宵望,湖平月彩深。圓光珠入浦,浮照鵲驚林。澹動光還碎,嬋娟影不沉。遠時生岸曲,空處落波心。迥徹輪初滿,孤明魄未侵。桂枝如可折,何惜夜登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