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節的詩句——《天仙子·壽陳倅八月十五》
《天仙子·壽陳倅八月十五》原文
風月分將秋一半。昨夜月明今夜滿。有人笙鶴御風來,玉繩轉。銀河淡。涼入天孫云錦段。
笑捻桂枝香婉娩。十字金書光照眼。看看細札促歸來,漏聲緩。珂聲遠。夜宿玉堂誰是伴。
《天仙子·壽陳倅八月十五》作者簡介
洪咨夔,(1176~1236),南宋詩人,漢族人。字舜俞,號平齋。於潛(今屬浙江臨安縣)人。嘉泰二年(1202)進士。授如皋主簿,尋為饒州教授。作《大治賦》,受到樓鑰賞識。著作有《春秋說》3卷、《西漢詔令攬鈔》等。
中秋節的詩句——《天仙子·壽陳倅八月十五》
《天仙子·壽陳倅八月十五》原文
風月分將秋一半。昨夜月明今夜滿。有人笙鶴御風來,玉繩轉。銀河淡。涼入天孫云錦段。
笑捻桂枝香婉娩。十字金書光照眼。看看細札促歸來,漏聲緩。珂聲遠。夜宿玉堂誰是伴。
《天仙子·壽陳倅八月十五》作者簡介
洪咨夔,(1176~1236),南宋詩人,漢族人。字舜俞,號平齋。於潛(今屬浙江臨安縣)人。嘉泰二年(1202)進士。授如皋主簿,尋為饒州教授。作《大治賦》,受到樓鑰賞識。著作有《春秋說》3卷、《西漢詔令攬鈔》等。
《中秋月登樓仍喜此宵晴》原文登樓仍喜此宵晴,圓魄才觀思便清。海面乍浮猶隱映,天心高掛最分明。片云想有神仙出,回野應無鬼魅形。曾向洞庭湖上看,君山半霧水初平。
《中秋寄楊學士》原文鱗差甲子漸衰遲,依舊年年困亂離。八月夜長鄉思切,鬢邊添得幾莖絲。《中秋寄楊學士》作者簡介韓偓(公元842年~公元923年)。中國唐代詩人。乳名冬郎,字致光,號致堯,晚年又號玉山樵人。陜西萬年縣(今樊川)人。
《滿江紅中秋邀茶漕二使者,不見月》原文喜見中秋,急載酒、登樓邀月。誰料得、狂風作崇,浮云為孽。孤負闌干凝望眼,不教寶鑒懸銀闕。但筵前、依舊舞腰斜,歌喉咽。陰與霽,圓并缺。難指準,休分別。況賞心樂事,從來磨折。
《中秋禁直》原文星斗疏明禁漏殘,紫泥封后獨憑闌。露和玉屑金盤冷,月射珠光貝闕寒。天襯樓臺籠苑外,風吹歌管下云端。長卿只為長門賦,未識君臣際會難。《中秋禁直》作者簡介韓偓(公元842年~公元923年)。中國唐代詩人。
《滿江紅中秋前同二使者賞月》原文乘興西來,問誰是、平生相識。算惟有、瑤臺明月,照人如昔。萬里清涼銀世界,放教千丈冰輪出。便招邀、我輩上層樓,橫孤笛。陰晴事,人難必。歡樂處,天常惜。幸星稀河淡,云收風息。
皮日休: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玉顆珊珊下月輪,殿前拾得露華新。至今不會天中事,應是嫦娥擲與人。蘇軾:中秋見月和子由明月未出群山高,瑞光千丈生白毫。一杯未盡銀闕涌,亂云脫壞如崩濤。誰為天公洗眸子,應費明河千斛水。
出自北宋詩人蘇軾的《水調歌頭》丙辰中秋,歡飲達旦,大醉,作此篇,兼懷子由。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
出自唐代詩人李白的《靜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賞析這首寫的是在寂靜的月夜思念家鄉的感受。詩的前兩句,是寫詩人在作客他鄉的特定環境中一剎那間所產生的錯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