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節的詩句——《中秋月·登樓仍喜此宵晴》
《中秋月·登樓仍喜此宵晴》原文
登樓仍喜此宵晴,圓魄才觀思便清。
海面乍浮猶隱映,天心高掛最分明。
片云想有神仙出,回野應無鬼魅形。
曾向洞庭湖上看,君山半霧水初平。
《中秋月·登樓仍喜此宵晴》作者簡介
可朋(約896—963),眉州(今四川眉山市)丹棱縣城東人,幼聰慧過人,晚年披緇于丹棱縣城南九龍山竹林寺,《十國春秋》卷第五十七·后蜀十有《僧可朋傳》。
中秋節的詩句——《中秋月·登樓仍喜此宵晴》
《中秋月·登樓仍喜此宵晴》原文
登樓仍喜此宵晴,圓魄才觀思便清。
海面乍浮猶隱映,天心高掛最分明。
片云想有神仙出,回野應無鬼魅形。
曾向洞庭湖上看,君山半霧水初平。
《中秋月·登樓仍喜此宵晴》作者簡介
可朋(約896—963),眉州(今四川眉山市)丹棱縣城東人,幼聰慧過人,晚年披緇于丹棱縣城南九龍山竹林寺,《十國春秋》卷第五十七·后蜀十有《僧可朋傳》。
《步蟾宮中秋》原文去年云掩冰輪皎。喜今歲、微陰俱掃。乾坤一片玉琉璃,怎算得、清光多少。無歌無酒癡頑老。對愁影、翻嫌分曉。天公元不負中秋,我自把、中秋誤了。
《南鄉子中秋前一日飲趙信申家》原文細雨弄中秋。雨歇煙霄玉鏡流。喚起佳人橫玉笛,凝眸。收拾風光上小樓。爛醉拚扶頭。明日陰晴且漫愁。二十四橋何處是,悠悠。忍對嫦娥說舊游。
《念奴嬌中秋紀夢》原文神仙何處,人盡道、我州三神之一。為問何年飛到此,拔地倚天無跡。縹緲瓊宮,溟茫朱戶,不與塵寰隔。翩然鶴下,時傳云外消息。露冷風清夜闌,夢高人過我,歡如疇昔。道骨仙風誰得似,談笑云生幾席。
《卜算子中秋前一日和昌甫所寄》原文一雨已秋深,月色寒而靜。夜半披衣草樹間,玉露團清影。長笛倚樓聲,聽徹還重省。手啟柴門倦復關,云臥衣裳冷。《卜算子中秋前一日和昌甫所寄》作者簡介韓淲(11591224)南宋詩人。
《中秋寄楊學士》原文鱗差甲子漸衰遲,依舊年年困亂離。八月夜長鄉思切,鬢邊添得幾莖絲。《中秋寄楊學士》作者簡介韓偓(公元842年~公元923年)。中國唐代詩人。乳名冬郎,字致光,號致堯,晚年又號玉山樵人。陜西萬年縣(今樊川)人。
《滿江紅中秋邀茶漕二使者,不見月》原文喜見中秋,急載酒、登樓邀月。誰料得、狂風作崇,浮云為孽。孤負闌干凝望眼,不教寶鑒懸銀闕。但筵前、依舊舞腰斜,歌喉咽。陰與霽,圓并缺。難指準,休分別。況賞心樂事,從來磨折。
《中秋禁直》原文星斗疏明禁漏殘,紫泥封后獨憑闌。露和玉屑金盤冷,月射珠光貝闕寒。天襯樓臺籠苑外,風吹歌管下云端。長卿只為長門賦,未識君臣際會難。《中秋禁直》作者簡介韓偓(公元842年~公元923年)。中國唐代詩人。
《天仙子壽陳倅八月十五》原文風月分將秋一半。昨夜月明今夜滿。有人笙鶴御風來,玉繩轉。銀河淡。涼入天孫云錦段。笑捻桂枝香婉娩。十字金書光照眼。看看細札促歸來,漏聲緩。珂聲遠。夜宿玉堂誰是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