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旦了解這種節水龍頭,用戶都會喜歡,但又覺得價格偏高。” 劉項說,現在產品賣得貴,一方面是需要用數控機床加工核心零部件,相應成本高。另一方面,一種新產品上市,如果生產規模上不去,價格自然下不來。網上團購、批量購買、政府采購,這對企業降低生產成本最有利,但需要政府帶頭響應、出面推廣甚至給予產品一定補貼,節水龍頭才能更快地走進普通百姓家。
“今年在北京、山東、湖北等7個省(直轄市)培養了代理商,由于開拓零售市場比較費勁,目前主要向政府部門推銷,估計全年能賣掉5萬只。” 劉項說。
較重的稅賦,也讓節水產品生產企業在市場競爭中處于不利地位。“我們公司沒有享受到優惠財稅政策,交納的增值稅還是17%,與普通企業一樣。”劉項說,生產節水產品,符合國家政策方向,利國利民,應該實行稅賦減免。另外,小企業要進行技術創新、擴大生產規模,在資金上也會遇到較大困難,希望有關部門降低融資門檻,給予更大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