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課鈴響了,我們立即跑到科學教室里,安靜地等待著王老師給我們上有趣的科學課。
今天王老師將和我們一起制作水鐘,“你們知道水鐘是派什么用場的嗎?”“水鐘是用來計算時間的!”全班異口同聲道。“大家都知道水鐘在我國古代又叫‘刻漏’,是根據滴水的等時性原理來計時的工具。那我們今天來制作一個水鐘。”王老師說,“大家準備好自帶的材料:兩個塑料瓶、一根針、一把剪刀等。”我們把制作的材料紛紛拿了出來,“我們把水鐘制作完后,還要紀錄好100毫升流水所需時間哦!”“好。我們回答道。
開始制作水鐘了。我們組將第一個塑料瓶的頭剪去,剪完第一個瓶后,我們又將第二個塑料瓶的底剪去,再在這個瓶子的瓶蓋上戳一個小洞,接著我們又將這兩個瓶子組裝起來,再在上面標上刻度,接著我們又在這個即將制作成功的水鐘里灌滿100毫升水,然后我們拿著秒表計算著這100毫升的水需要多少時間,4分15秒,我們的水鐘制作成功了!
我們立即向王老師匯報我們組水鐘制作成功,其它小組緊跟著水鐘也制作成功了。
啊,多么有趣的制作水鐘試驗,它給我們帶來了許多歡樂,也讓我們感受到我國古代是怎樣用水鐘來計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