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蘭消失之謎初探
羅布泊是一個變化無常的湖泊,被稱為“會遷徙的湖泊”。古代,羅布泊就在樓蘭古城北,司馬遷說樓蘭古城:“臨鹽澤”,就是指的羅布泊。專家們指出,孔雀河與車爾臣河匯入塔里木河,經庫魯克河流入羅布泊。羅布泊是古樓蘭的生命之源,羅布泊的遷移,使樓蘭水源枯竭,植物死亡,導致了氣候惡劣,樓蘭人繼續留在這里只可能坐以待斃,于是他們只好棄城別走,樓蘭古城也就在歷史上消失。
但是羅布泊為什么會遷移呢?專家們卻又莫衷一是。有人認為是塔里木河攜帶大量泥沙,使羅布泊淤塞,湖底抬高,塔里木河只好改道他行,舊的羅布泊就干涸了;也有人認為是由于塔里木河在土質松軟的谷地流淌,會自行改道,形成新的河床,造成新的羅布泊;還有學者認為,羅布泊的遷移是由于地質構造和運動表現不均衡的結果。
許多學者也認為,古樓蘭的衰亡是與社會人文因素緊密相連的,我國古書記載樓蘭古國的最后存在時間在東晉十六國時期,這正是我國歷史上政局最為混亂的時期,北方許多民族自立為藩,相互戰爭。而樓蘭正是軍事要沖、兵家必爭之地。頻繁的戰爭、掠奪性的洗劫使樓蘭的植被和交通商貿地位受到了毀滅性的破壞。而沙漠邊緣的古國,喪失了這兩個基本要素,也不可能存在下去。于是,它就變成了今天滿目黃沙、一片蒼茫的景象。
樓蘭被遺棄的真正原因到底是什么?專家學者們還在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