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壽儀禮:
中國人給老人慶壽并無嚴格的儀式程序,僅有大致的章法。一般是,壽辰之日,先把祖宗的神主牌位請于神案之上,點燃香燭,鳴放鞭炮,壽誕老人穿戴一新,率全家拜祭。之后,老壽星端坐壽堂椅上,晚輩們衣冠整齊,恭恭敬敬依次磕頭祝壽,并獻上賀壽禮品。祝壽磕頭為“壽頭”,“壽頭”是必定要磕的,現在很多年輕人不會磕頭,就變為三鞠躬。
祝壽完畢,壽宴開始,眾人給壽星敬酒,壽星把壽糕、壽蛋、壽果等吃食分給眾人,眾人踴躍嚼食,說是替老人“嚼災”。長壽面是壽宴上必有的食物,吃面時,兒女們要把自己碗中的面條撥向老人碗中一些,謂之給老人“添壽”。
壽宴后稍事休息,大家陪老壽星看戲、看電影。晚上請執事人等吃酒答謝。壽禮便圓滿落幕。
祝壽禮品:
給老人祝壽的親朋鄰里都要拿祝壽禮品,祝壽禮品也多種多樣,有衣服、鞋帽、手杖,有壽面、壽桃、壽糕或生日蛋糕,有肉、蛋、魚、酒,有蘋果、石榴、桃,還有寫有祝壽字句的壽幛、壽聯、壽屏和壽匾。也有朋友送戲、送電影慶賀的。忌諱送鐘(終)。
特殊壽禮:
老人過六十六、七十三、八十四幾次生日時,祝壽禮比較特殊。
六十六占兩個六字,象征“六六大順”,老人和子女都很看重,所以壽禮較為隆重。“六十六,娘吃閨女一塊肉”,父母六十六歲生日這天,已出嫁的女兒除一般禮品外,還須買六斤六兩一塊肉,蒸六十六個小饅頭為父母祝壽,以報答父母生養之恩。肉與小饅頭須父母兩人吃,其他人不得分食,否則謂之“奪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