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聯格律的一些補充
花蒂并開倒章回文,即通聯倒讀,下聯變為上聯,上聯變為下聯,如: 迢迢綠樹江天曉 靄靄紅霞海日晴(佚名題武漢龜山聯)倒讀即為: 晴日海霞紅靄靄 曉天江樹綠迢迢由于回文格難度較大,因而運用得不太廣泛,但這種格式能突出體現漢字的獨立語特點。特別是一些難度更大的回文格,如反復回文、聯珠回文、韻對回文等,則更能體現漢字的特色。如: 佛何能測 人不易知這副反復回文四言聯,至少還可以反復推衍出另外三副: 何能測佛 不易知人 易知人不 能測佛何 知人不易 測佛何能有時候,這種對聯還可以進一步將其文字排列組合,使對聯數量成倍增加。 9.頂針格 頂針又稱頂真、聯珠或蟬聯,指用前一句結尾之字作為后一句開頭之字,使相鄰分句蟬聯。這是一種比較常見的對聯手法,也很能體現漢字的特色。如: 大肚能容,容天下難容之事 開口便笑,笑世間可笑之人(佚名題北京潭柘寺彌勒殿聯) 癡則貪,貪則嗔,嗔則傷人種苦因,故知癡是苦 戒而定,定而慧,慧而悟道成師匠,當以戒為師還有一種比較特殊也不太常見的頂針格式,叫連環格(全聯相鄰的分句全都頂針,且聯首與聯腳也頂針)。如: 善可親近,近可聞,聞思修習即臻善 生有老病,病有死,死去活來再受生 10.集句格 集句不同于摘句。摘句是指將律詩中的對仗句摘取出來,使之單獨成為一副對聯(如前面所引杜甫《曲江》中之頷聯)。集句是指將現存的分散的句子,組合成對句。這是一種比較特殊的聯對作法。如果整副對聯(多為短聯)完全由現存的句子組成,稱完全集句。如: 鹿歸于野 色即是空此聯上聯集自《出曜經》,下聯集自《心經》,就是完全集句。又如: 勸君更盡一杯酒 與爾同消萬古愁(佚名集唐詩聯)此聯上聯集自王維《渭城曲》,下聯集自李白《將進酒》,亦是完全集句。反之,則稱不完全集句。不完全集句又可分為單邊集句型、半集句型、稍加改動型。如: 世界微塵里 人生大夢中此聯只有單邊是現存句子(上聯引自李商隱五律《北青蘿》),因此是單邊集句型。又如: 長笛一聲,此曲只應天上有 大江千古,今朝都到眼前來(周錦瀾題武漢黃鶴樓聯)此聯上下聯中分別只有后一分句是現存句子(上聯后一分句引自杜甫七絕《贈花卿》,下聯后一分句引自元稹七律《譴悲懷》,因此是半集句型。又如: 暗還黑月明還日 云在青天水在瓶此聯上聯引自《楞嚴經》而字面略有改動(以合對仗),下聯引自惟嚴禪師之語,因此是稍加改動型。作者認為,如果全聯所引用的現存句子不足一半,則可以不稱之為集句;而且,嚴格來說,只有完全集句才能稱之為集句聯。 11.仿詩詞聯所謂仿詩詞聯,是指模仿詩詞格律的對聯,是一種比較特殊的押韻聯。由于對聯脫胎于格律詩中的對仗句,因此,不少單句短聯,其句式與格律詩中的對仗句幾乎沒有差別;不少分句聯,其句式與格律詞中的某些句式也很相似。不過,嚴格而言,仿詩詞聯的句式,是要與一首詩、詞的句式大體相同,而不是僅僅類似于其中的兩句。或者說,仿詩詞聯在格式上,應當與一首絕句或者一闋(至少半闋)詞相仿,同時應當盡量符合對聯格律。甚至也可以將仿詩詞聯看作是一種帶有對聯風味的新型格律詩詞。仿詩詞聯可以分為仿詩型和仿詞型兩種。仿詩型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