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霍姆林斯基教育名言
232、沒有情感,道德就會變成枯燥無味的空話,只能培養出偽君子。
233、沒有對個人生活的熱情關懷,沒有對學生精神生活深思熟慮、細致入微和知輕知重的洞察力,也就沒有真正的教育。(第五卷387頁《幸福·理想·宗教》)
234、勞動要成為一種巨大的教育力量,就是必須成為我們的學生精神生活的需要:能給他們帶來團結友愛的快樂;能促使鉆研精神和求知欲的發展;能在克服困難之后,產生激動人心的歡樂;能在周圍世界里不斷發現新的美好事物;能喚起初步的公民義務感――人類生活必不可缺的物質財富和創造者的感情。勞動的樂趣是一種巨大的教育力量。每一個孩子都應當在童年時代深深體驗這種崇高的情感。(第三卷331頁《我把心給了孩子們》)
235、勞動是有神奇力量的民間教育學,給我們開辟了教育智慧的新源泉。這種源泉是書本教育理論所不知道的。我們深信,只有通過有汗水,有老繭和疲乏人的勞動,人的心靈才會變得敏感、溫柔。通過勞動,人才具有用心靈去認識周圍世界的能力。
236、勞動的崇高道德意義還在于,一個人能在勞動的物質成果中體現他的智慧、技藝、對事業的無私熱愛和把自己的經驗傳授給同志的志愿。
237、科學的發展,國民道德的進步以及新的共產主義社會關系的建立,都取決于學校,取決于教育過程的文明以及教育與教學方法的完善程度。((五卷本)第一卷89頁《全面發展的人的培養問題》)
238、盡量提高自己在孩子眼中的地位,以便使孩子看到你在播種這顆種子使你生命的崇高意義;這顆種子正萌發為茁壯的幼芽。
239、盡可能深入地了解每個孩子的精神世界——這是教師和校長的首條金科玉律。
240、教育者應當深刻了解正在成長的人的心靈......只有在自己整個教育生涯中不斷地研究學生的心理,加深自己的心理學知識,才能夠成為教育工作的真正的能手。
241、教育者要善于掌握分寸,要有敏銳、體貼入微的態度,以便讓愛情作為一種能使人高尚的珍貴情感進入正在成長中的年輕一代的精神生活中去。教師要教育他們不要把肉體的快樂放在第一位,要用高尚的情操陶冶自己。(單行本《愛情的教育》11頁)
242、教育者進行勞動教育的最高明之處就在于,他要在兒童的心目中確立人民對待勞動的態度。勞動對于全體人民來說,不僅僅是生活的需要――沒有這種需要,人類的存在便不可思議,而且是個人的精神生活、精神寶藏諸方面得到發揮的條件。 (單行本《青少年心靈美的培養》88頁)
243、教育者的個性、思想信念及其精神生活的財富是一種能激發每個受教育者檢點自己、反省自己和控制自己的力量。
244、教育者、母親和父親對孩子道德敏感性的關心,對孩子感受長輩教誨的每一言詞的關心,應當表現得特別明智。必須在孩子們身上發展和加深這種敏感的人的品格。(單行本《青少年心靈美的培養》7~8頁)
245、教育素養這一重要品質的第一個標志,就是教師的話直接訴諸學生的理智和心靈。
246、教育素養是由什么構成的呢?這首先是指教師對自己所教的學科要有深刻的知識。我們認為很重要的一點是,教師在學校里教的是科學基礎學科,他應當能夠分辨清楚這門科學上的最復雜的問題,能夠分辨清楚那些處于科學思想的前沿的問題。
247、教育是人和人心靈上的最微妙的相互接觸。如果我們希望自己的學生成長為有義務感和責任心的、善良而堅定、溫厚而嚴格的、熱愛美好事物而仇恨丑惡行為的真正的公民,我們就應該真誠地對待他。
248、教育男女青年以理智的目光,以嚴肅的態度對待生活中的最重要問題――愛情,這是學校和教師真正人道主義精神的表現。(單行本《給女兒的信》192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