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霍姆林斯基教育名言
29、在小孩子的意識中,我極力灌輸一種信念:忘恩負義是最惡劣的行為。人應該知恩圖報,因為他是人。對忘恩負義的蔑視,是一種從幼年起就應當培養(yǎng)的高尚情操。忘恩負義――不僅是心靈上的無知,而且本身就是一種惡行。(單行本《青少年心靈美的培養(yǎng)》49頁)
30、在我們所教育的人的身上,高尚的道德品質(zhì),豐富的精神世界和體質(zhì)的健全發(fā)展應當合而為一。教育者的本領(lǐng)和藝術(shù),在于他每時每刻都能夠清醒地把握住這種和諧發(fā)展的實質(zhì)。一個共產(chǎn)主義新人,并非所有良好特點和品質(zhì)的機械堆積,而是他們和諧結(jié)合的統(tǒng)一體。
31、在我看來,真正的教育始于一個人為理想所鼓舞,能認清自己,思考自己生活的意義和目的,審視自己是一個什么人和應當成為一個什么人。(第五卷589頁《寄語后來人》)
32、在集體精神生活中特別重要的是,要女生用女子的親切而嚴格的目光去喚醒男生,使他們渴望具有丈夫氣概、堅強意志和無畏精神。換句話說,要男孩和男青年力求像真正的男子那樣去行動,不在女生面前丟臉。男青年對姑娘的意見和評價特別敏感,雖然男青年往往竭力不流露出這種感情,其實它是培養(yǎng)真正男子的一種強大力量。(第一卷753頁《培養(yǎng)集體的方法》)
33、在激情的促使下,孩子們隨時準備立即采取某項行動。要知道,兒童的心靈才剛剛開始為他人的憂而憂,為他人的樂而樂,因此不讓他們心中這股熾熱的感情冷卻,而讓它流入人們的心中是那么的重要!我以為一個教育者的職責就在于使孩子們在道德方面表現(xiàn)出來的這些感情日益加深并永遠保持下去。(單行本《關(guān)心孩子的成長》43頁)
34、在關(guān)于人的美的觀念中,占首要地位的是人的精神美――思想性、忠于信念、不屈的意志、同情心、對惡的毫不妥協(xié)的精神。我們通過鮮明生動的、富有思想性的故事形式,講述精神美的人物,讓人類在過去和我們今天所創(chuàng)造的一切道德財富進入學生的意識和心靈。這些故事使學生思想激動,迫使他們思考自己的行為。(第一卷《全面發(fā)展的人的培養(yǎng)問題》245頁)
35、在跟孩子們談論構(gòu)成良心、羞恥、義務、責任的意義的一切真理時,應當說得細致一點,親切一點,而特別重要的一點,就是啟迪孩子們的良心,召喚他們用良心去從事某種活動。啟迪良心,這意味著相信、信賴。(第二卷359頁《怎樣培養(yǎng)真正的人》)
36、在對少年進行性教育工作中,我們特別注意做女孩子的工作。應該把它稱為培養(yǎng)母性自豪感的教育。(第三卷501頁《公民的誕生》)
37、在道德上讓孩子們做好體驗愛的偉大情感的準備,這就意味著在他們的童年和少年時期,要在集體成員的各種相互關(guān)系中經(jīng)常提出道德審美因素。(單行本《愛情的教育》39頁)
38、在充滿著體貼和關(guān)心的家庭中,永遠不會為雞毛蒜皮的事情發(fā)生爭執(zhí),傷感情。
39、再教育工作中,要使公開的和隱蔽的、社會的和私人的各種教育方式有機地結(jié)合在一起。人類幸福的諧音就產(chǎn)生于這種結(jié)合之中。
40、育人先育心。在由人的精神財富外化而來的和諧的交響曲中,最微妙、最溫柔的旋律當屬于人的心靈。(第五卷499頁《沒有懲罰的教育》)
41、有些父母認為,他們對孩子的權(quán)力其主要表現(xiàn)形式是禁止,這種認識是錯誤的。假若對孩子只是一味禁止的話,就等于給他加上了鐐銬,會使他變得畏縮、消極、無進取心。父母的要求不應只表現(xiàn)在禁止做這,禁止做那上,而最主要的是表現(xiàn)在提醒孩子去從事某些有益的活動。
42、有經(jīng)驗的教師總是牢記著亞里斯多德的那句名言:思維是從疑問和驚奇開始的。
43、由于我們很少教育年輕人要像珍愛無價之寶那樣珍惜愛情財富,致使部分男女青年在意識中竟把許多丑陋卑污的東西同晶瑩、純潔的思想和情感混雜在一起。曇花一現(xiàn)、瞬間即逝的迷戀,常在年輕人的心坎上留下不快之感,模糊地感覺到他們的愛情似乎是不夠體面的。(單行本《愛情的教育》12~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