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圖澄
佛圖澄
中文名稱: 佛圖澄
又 名: 本姓帛
性 別: 男
所屬年代: 晉代
相關(guān)人物: 石勒
生平簡介
佛圖澄(232~348),西晉、后趙時僧人。本姓帛,西域龜茲人。9歲出家于烏萇國,兩度到罽賓學(xué)法。能誦經(jīng)數(shù)十萬言,善解文義。與諸學(xué)士論辯疑滯,無能屈者。持戒精嚴(yán),對于古來所傳戒律,多所考校。西晉永嘉年(310),他本想到洛陽建立寺院,翌年六月因劉曜攻陷洛陽,故潛居草野。永嘉六年二月石勒屯兵葛陂,佛圖澄由石勒大將郭黑略引見石勒。后石勒建立后趙政權(quán)(319)事澄甚篤,軍政大事必咨而后行并尊稱為“大和上”。澄常用佛教教義勸導(dǎo)石氏施行“德化”,“不為暴虐”、“不害無辜”,并大力向民間傳播佛教。石勒卒,石虎對其更加敬奉。澄學(xué)識淵博,天竺、康居名僧竺佛調(diào)、須菩提等均不遠萬里前來從其受學(xué),漢地名僧如道安、法雅等也遠道前來聽講。據(jù)《高僧傳》載,其門下受業(yè)者常有數(shù)百,前后門徒近萬。著名弟子有法首、法祚、法常、法佐、僧慧、道進、道安、僧朗、竺法汰、竺法和、竺法尼安令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