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赫提
杜赫提
姓名:杜赫提
性別:男
出生年月:11940年
籍貫:澳大利亞
學歷:蘇格蘭愛丁堡大學之博士學位
1996年諾貝爾獎生理與醫學獎,由兩位免疫學研究工作者共同獲得,他們分別為澳大利亞的杜赫提(peter c. doherty)和瑞士的辛克納吉(rolf m. zinkernagel),以表彰他們在二十年前的一項重大免疫學研究成果,即研究組織相容抗原,發現細胞的中介免疫保護特征。
杜赫提生于1940年,任職于美國田納西州曼非斯圣猶大兒童研究醫院。他在澳洲完成碩士學位之後,于1970年獲得蘇格蘭愛丁堡大學之博士學位,兩年后回到家鄉,進入坎培拉約翰克汀醫學研究中心(john curtin school of medical research)。
在1970年代初期,免疫學家已經知道淋巴細胞能破壞并清除外來的病源菌,以及體內被感染的細胞,而未受感染的健康細胞則不受影響。當時并知道具有保護能力的淋巴細胞可分為t細胞和b細胞,其中b細胞產生的抗體能辨識及消滅細菌之類的微生物,但是t細胞如何辨認被微生物〈例如病毒〉感染的細胞而加以清除消滅,這方面的問題尚未得出結論。當時,針對組織器官移植的研究顯示,排斥現象是由于t細胞和移植器官的主要組織相容抗原(major histocompatibility antigens)作用而造成。除此之外,對于組織相容抗原的正常功能卻不清楚。
杜赫提和辛克納吉的研究對組織相容抗原在免疫作用的角色加以明確定位,并且為以后的研究免疫系統對抗病毒的作用機轉提供了正確方向。他們當時想探討的問題是:t 細胞如何保護實驗小鼠對抗一種腦膜炎病毒(lymphocytic choriomeningitis virus, lcmv)的感染?小鼠在感染病毒之後會產生殺手t細胞(cytotoxic t cells)來毒殺受病毒感染的細胞,他們發現一個很有趣的現象,即殺手t 細胞只會毒殺表現相同組織相容抗原之感染細胞,換言之,兩種細胞之間的作用具有組織相容抗原限制性。這項看似簡單的實驗設計,所獲得的結果卻為免疫學開啟新的歷史,具有攻擊性的t 細胞不僅是認得病毒所帶的抗原。時至今日,分子結構的相關研究,使得這種作用機制呈獻更清晰的藍圖。
這兩位諾貝爾獎得主的研究,是基礎研究對臨床醫學貢獻的極佳例證。除了上述對傳染病免疫力的了解以及疫苗的開發外,同樣也可被用于發展癌癥疫苗的基礎。此外對于自體免疫疾病,例如類風濕性關節炎、糖尿病等,也提供了較明確的探究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