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草帽計教學要求: l、讓學生了解紅軍在長征途中英勇作戰(zhàn)巧計破敵的情況,學習賀龍同志沉著冷靜、隨機應變的品格。 2、默讀課文,在理解第三、四節(jié)意思,理清層次的基礎上,詳細復述這兩節(jié)。 3、學會本課的生字、新詞,理解“隱蔽、蹤影、凌亂、舉世聞名、人困馬乏、爭先恐后”等詞語的意思。積累詞語10個。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理解賀龍同志巧計破敵中所表現(xiàn)出來的沉著、鎮(zhèn)靜,足智多謀的品格。 難點:在理解課文內容的基礎上,學習詳細復述課文片斷。教學時間:二課時教學過程:第一課時一、揭示課題:1. 談話導入:1934年至1936年,中國工農紅軍以血肉之軀譜寫了人類歷史上無與倫比的英雄史詩:二萬五千里長征。“草帽記”就是長征途中發(fā)生的許許多多小故事中的一個。2. 出示課題:《18、草帽記》,師點出“計”,組詞:計劃、計算、計謀、計策問:什么叫“草帽計”?(利用草帽設計的計謀。)3. 你知道這個草帽記是誰想出來的嗎?(賀龍)你對賀龍了解多少?簡介賀龍:原名賀文常,字云卿。湖南省桑植縣人。一九一四年加入孫中山領導的中華革命黨。一九二七年參加領導南昌起義,任起義軍總指揮,同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在長征中擔任紅二方面軍總指揮。一九五五年被授予元帥軍銜。“文化大革命”中遭迫害致死。 4.那賀龍是在怎樣的情況下,又是怎樣使用“草帽記”的呢?二、初讀課文1. 自由朗讀課文,自學生字,讀通課文,回答問題。2. 檢查朗讀。指名分節(jié)讀正音。回答問題。三、整體進入1.自由朗讀課文,談談你覺得“草帽記”這個計策怎么樣?2.課文中也有一句話寫了“草帽記”怎么樣,請你用直線劃出來,并讀好它。3.出示:賀龍的“草帽記”真神。 師點出“神”,請同學查字典解釋“神”。(不平凡的,特別高超的)4.課文中從哪些語句中看出賀龍的“草帽記”真神呢?請同學分別從——(板書:賀龍、紅軍、敵機、白軍)這幾個角度來考慮。在書上找找圈圈劃劃,分小組討論。交流:賀龍:★ 賀龍仔細觀察了地形,然后命令全體指戰(zhàn)員把草帽隨手扔掉。(“仔細觀察地形”看出賀龍的指揮才能,從他作出的命令看出他胸有成竹。)★ 賀龍笑了笑,指揮部隊迅速轉移。(“笑了笑”一詞傳神地寫出當時賀龍同志對自己的巧計有充分的把握。紅軍:★ 紅軍戰(zhàn)士雖然都戴著畫有紅五星的草帽,還是熱得汗流浹背。(為下文賀龍實施“草帽記”作了鋪墊。)★ 戰(zhàn)士們感到很奇怪,但還是服從命令,把草帽丟在路邊。(一是紅軍訓練有素,服從命令。二是對自己的指揮員絕對得信任,按照命令去做定會勝利。)★ 頓時,紅軍的草帽凌亂地扔了一地。(“凌亂”的反義詞是什么?整齊。“凌亂”一詞寫出當時紅軍戰(zhàn)士對賀龍的命令執(zhí)行得很好。誘敵:讓敵人以為是紅軍逃跑時扔下的。)敵機:★ 走著,走著,忽然敵機來了。(“忽然”一詞寫出敵機盯得很緊,來去無常,形勢對紅軍非常不利。)★ 敵機飛了好幾圈,沒有發(fā)現(xiàn)紅軍的蹤影,便飛走了。(說明紅軍隱蔽得好,這是一支具有服從命令聽指揮的素質良好的軍隊。)★ 敵機發(fā)現(xiàn)了戴著紅五星草帽的部隊,立刻呼嘯著俯沖下來,一陣狂轟濫炸,把白軍炸得死的死,傷的傷,叫苦連天。(敵人完全沒有意識到自己中計。)白軍:★ 不一會兒,偵察員跑來報告:“有一個團的白軍趕上來了。”(“一個團”說明敵人兵力之多。“趕上來了”說明敵人來的速度之快。這給正在行軍的紅軍帶來威脅,眼看一場“遭遇戰(zhàn)”不可避免。在這樣的情況下,賀龍同志指揮若定,充分看出他的堅毅果斷。)★ 他們已曬得人困馬乏,發(fā)現(xiàn)路邊有草帽,自然滿心歡喜,一個個爭先恐后地撿起草帽往頭上戴。(敵人是怎么中“草帽計”的?地面上的白軍不知是計,戴上了紅軍的草帽,空中的敵人以為發(fā)現(xiàn)了紅軍的隊伍狂轟濫炸。)四、熟讀課文五、完成課后習題3、4六、布置作業(yè)1. 抄詞并家默;2. 熟讀課文。 第二課時一、復習導入1. 指名分節(jié)讀文;2. 簡要地說說“草帽記”神在哪兒?二、學習詳細復述課文1.出示本單元的訓練目標:
以文為本,以思促學——評何虹老師執(zhí)教的《草帽計》(精選14篇)
以文為本,以思促學——評何虹老師執(zhí)教的《草帽計》 篇1
以文為本,以思促學——評何虹老師執(zhí)教的《草帽計》
何老師執(zhí)教的《草帽計》一課,教學思路清晰,教學過程體現(xiàn)了新課改理念,展示了自己的課堂教學風采。
首先,何老師能夠帶領學生深入文本,扎根于語言文字,通過文中的關鍵詞提取最有價值的信息,讓學生在閱讀中展開豐富的想像,走進文本情境,獲取真實感受。如讀課文,找出賀龍根據(jù)哪些情況設下草帽計的?說說賀龍看到什么,想到什么。這些環(huán)節(jié)中,既有讀的內容,又有思考、說話的部分,學生在不斷學習討論中獲取相關信息,使問題的答案逐漸明朗,推動課堂學習的不斷深入。
其次,教學時注重學習過程,滲透學習方法,通過對比閱讀,解決教學重點,體會人物的神機妙算。如通過比較紅軍扔草帽和白軍搶草帽的場面,體會紅軍戰(zhàn)士雖然面對賀龍的命令莫名其妙,仍然一切行動聽從指揮的嚴明軍紀和敵人面對紅軍扔掉的草帽,麻痹大意,丑態(tài)百出的愚蠢;通過比較紅軍扔草帽前后的想法,感受賀龍同志豐富的斗爭經(jīng)驗和卓越的軍事才能。同時讓學生深入研究課文內容,思考草帽計成功的幾個必要因素。學文過程中還讓學生找出文中的成語感悟、積累,增加了知識儲備。
這篇文章故事情節(jié)生動,對事情過程刻畫得也很生動形象,人物神態(tài)動作傳神,是指導朗讀的好材料。如賀龍同志沉著冷靜設計草帽計的情景、白軍得意忘形搶草帽的愚蠢場景和敵機爛炸,相互殘殺的情景等,都可讓學生進一步讀出情,品出味,悟出效。
以文為本,以思促學——評何虹老師執(zhí)教的《草帽計》 篇2《草帽計》教學設計(精選17篇)
《草帽計》教學設計 篇1
教學目的:
1.通過學習課文,了解賀龍設下草帽計、敵人中計的過程。
2.在理解課文的基礎上,使學生明白根據(jù)具體的情況巧用智謀,可以幫助我們解決困難。
教學重、難點:
通過對課文的前后比較,了解賀龍實施草帽計具體原因及過程。
教學過程:
一、導課
1、教師敘述,使學生了解故事當時的歷史背景
師:同學們,1934年,紅軍第五次反圍剿失敗,為了保存實力,開始了舉世聞名的二萬五千里長征。話說賀龍同志率領一支隊伍,由湘西向貴州進發(fā)。今天,我們就來學習這期間發(fā)生的一個故事——《草帽計》。
2、板書課題,學生發(fā)現(xiàn)問題
板書[草帽計],通過學生發(fā)現(xiàn)錯誤、指出錯誤的過程,使學生加深印象:這篇課文寫的是一個有關計策的故事。
3、引導學生理解“計策”
①學生依據(jù)理解自己說一說“計策”的意思
②用課間出示詞義,指讀
二、初讀課文,了解課文大意
1、提出要求,學生自由閱讀課文
師:課文圍繞草帽寫了一個什么計策呢?請同學們小聲、快速地閱讀課文。(教師巡視學生讀書情況)
2、集體正音:
面面相覷汗流浹背山場山土坊里一窩蜂似的
在正音的過程中,幫助學生理解“山場”的意思:就是山上比較平坦的、比較大的空地。
3、讀后交流:課文圍繞草帽寫了一個什么計策?
三、細讀課文,分析課文內涵
(一)賀龍設計
1、結合“計策”的詞意,提出問題及讀書要求:在什么情況下,賀龍想出的這個計策?
請同學們仔細讀讀課文的一、二自然段,并畫出相關的句子。
《草帽計》教學反思(精選2篇)
《草帽計》教學反思 篇1
《草帽計》教學反思
開學至今,感覺上得最滿意的一節(jié)課是《草帽計》。也許是這個單元的主題是智謀,孩子們很喜歡一些智謀故事;也許是我在課堂上的幾點頗有新意的設計給教學帶來想不到的效果,總之在這節(jié)課上,有幾個點子我是頗滿意的:1、鼓勵學生質疑。教學一開開始,我不是讓學生被動的學習,而讓學生根據(jù)課題質疑,鼓勵把心中的疑問大膽地提出來,充分調動了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然后引導學生針對自己提出的問題進行閱讀、交流,從而解決問題。在這質疑、釋疑的過程中,學生始終處于主體的地位,我只是組織者。課堂上我同時安排了“如果這時你是一名紅軍戰(zhàn)士你回怎樣想?”“紅軍戰(zhàn)士聽到勝利的消息后,會對賀龍說什么呢?” 兩次思維訓練,很好地培養(yǎng)學生的想象能力和表達能力。2、加強語文知識的學習和能力的訓練。第二次默讀完課文后,我讓學生找出故事的六要素,理清文路,找準學路。分別找出“賀龍設計”和“白軍中計”的自然段,選準重點(實施草帽計的經(jīng)過),集中精力,突破重點。并用盡量少的文字復述草帽計。強調習慣的培養(yǎng)與鞏固,自覺主動地搜集、交流資料。邊讀,邊想,邊作批注。不僅要讓學生了解賀龍的聰明才智,更重要的是要讓學生從他們處理事情的方法、態(tài)度上,懂得智慧的作用。3、適時點撥,拓展學生思維。我知道教師不僅是學生學習的組織者,還應當是引導者,適時的點撥不僅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更能引導學生主動參加,積極思考。當學生在了解了我軍情況之后,我引導學生揣摩賀龍當時的思考,當時是這樣點撥的:“賀龍看到這些情況,心理是怎么想的?用‘賀龍看到( ),心想( )。’的句式說一說。”在學完課文之后,我又引導學生說說“紅軍戰(zhàn)士聽到白軍自相殘殺的消息后,肯定有許多話想對賀龍說,會說些什么呢?”這些地方的點撥不僅拓展了學生的思維,而且還培養(yǎng)了學生良好的思維品質。
《草帽計》第一課時 教學設計(精選17篇)
《草帽計》第一課時 教學設計 篇1
設計意圖:學習本單元,本課講述了賀龍的智勝的故事,說明了智慧的重要性,給人深刻的啟示。不僅要使學生了結歷史人物,而且要從賀龍?zhí)幚硎虑榈姆椒āB(tài)度上,懂得智慧的作用,從小養(yǎng)成在學習、生活中認真觀察、勤于動腦的習慣,豐富自己的致使,自覺地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發(fā)揮聰明才智。
從單元主題的框架上引導學生從全局體會,并把握教材的意識,教給他們理清文體結構,及寫作方法的能力。
讀文幫助學生理清文章的脈絡,培養(yǎng)學生的問題意識,拓展學生的知識含量,激發(fā)學習熱情。
重視基礎知識的學習,主要靠學生自主學習完成,方式主要為以點代面。
教學目標:1、學會本課的生字、新詞,理解詞語的意思。積累詞語10個。
2、整體讀文,理清文章脈絡。
3、主題單元的學習,滲透習作意識。
教學準備:課前收集資料
教學過程:
一、主題導入
1、誰知道我們要學習的單元的主題是什么?文章的體裁是什么?
生思考并回答
2、本單元文章的體裁可能是什么?為什么?
二、讀文梳理文章脈絡
1、檢驗學生們的預習情況
(1)了解賀龍
(2)了解二萬五千里長征
2、讀文
3、分意義段
三、讀文 生字、生詞學習
1、生字生必會讀,必會寫,學會記憶
2、生詞
生理解詞性(體會褒貶中性詞的特點)
四、讀文 思考
提問:作者為什么要寫這篇文章?
板書設計
五、智慧
草帽計 賀龍
《草帽計》第二課時教學設計(精選16篇)
《草帽計》第二課時教學設計 篇1
【教學目標】
1.通過學習賀龍同志用“草帽計”,使白軍自相殘殺的故事,了解他神機妙算、克敵制勝的指揮才能。
2.能指出練習中一段話次序顛倒的毛病,并能說出道理,加以改正,從而懂得按事情發(fā)展順序記敘的段落,前后句子不能顛倒。
3.激發(fā)興趣,培養(yǎng)學生的表達能力和質疑問難的能力。
【教學重點】
1. 通過學習,體會賀龍的神機妙算。
2. 培養(yǎng)學生的表達能力和質疑問難的能力。
【教具準備】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1、出示詞語并齊讀:莫名其妙、狂轟濫炸、汗流浹背、疑惑不解、人困馬乏、人仰馬翻、草帽計
2、誰能根據(jù)課文內容任意選擇詞語,說一句話呢?
二、學習課文第三段
1、老師這里有一幅畫面就是畫了這個情景,左邊還配有一段話,大家自由讀一讀,想一想:這樣寫可以嗎 ?為什么?
2、齊讀第四節(jié)。這一節(jié)主要講了什么?
3、你能用自己的話來說說白軍被炸的這個場面嗎?
4、引讀第五節(jié)板書:神機妙算
5、你能提提問題嗎?
三、學習課文第二段
(一) 質疑問難,學習課文第二小節(jié)。
1、師讀課文第二節(jié),讀后學生提問。
2、師整理歸納主要問題:
(1) 賀龍同志想出了一個什么辦法?
(2) 為什么選中了一塊平坦的山坳?
(3) 戰(zhàn)士們?yōu)槭裁凑J為這是個奇怪的命令?
3、三人一組,合作學習:讀讀課文,討論討論,看看能解決哪些問題?
4、全班交流。
(二) 根據(jù)自學要求自學課文第三節(ji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