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丑小鴨》教學設計 篇1
【教學目標】
1、整體感知課文內容,體會字里行間流露的思想感情。
2、學習運用豐富的想象、幻想、夸張來塑造形象的寫法。
3、理解只要不懈追求,努力進取,即使身處逆境,也終能實現自己的理想的道理。
【教學重點】
1、整體感知課文內容,體會字里行間流露的思想感情。
2、體味文章帶給我們的深刻啟示。
【教學難點】
理解丑小鴨形象的現實意義。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同學們,在你們成長的道路上,可能是陽光灑滿心田,一路順風;也可能是風雨不期而至,充滿坎坷。那么在你遇到了意想不到的困難時,在你被別人恥笑輕視時,在你覺得難以面對現狀時,你會怎樣呢?你是不是以為上蒼太不公平了,把所有的懲罰都給了你?其實,只要你不懈追求,努力進取,你就一定會成為一只白天鵝的。下面我們就來看一看安徒生筆下的丑小鴨是如何變成一只美麗的白天鵝的。
板書課題:丑小鴨。
二、整體感知
1、介紹童話及作者。
2、速讀課文,思考:這篇童話講了一個什么故事?學生簡單復述。
3、四人一組討論:丑小鴨“丑”嗎?哪些動物認為它“丑”?用文中內容加以說明。
(在雞群和鴨群中,丑小鴨處處挨啄,被排擠,被訕笑;包括自己的兄弟姊妹媽媽在內的全體雞鴨都不歡迎他;連喂食的女傭也用腳踢他。在沼澤地上,野鴨也不喜歡他,他還差點兒被獵狗抓走。在簡陋的農家小屋,丑小鴨不斷受到雞和貓的奚落排擠。)
4、為什么周圍的動物都認為它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