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計思路:“吹泡泡”是孩子們熟悉和喜歡的游戲,它能給孩子們帶來身心的愉悅。選擇名畫“吹肥皂泡的少年”進行欣賞活動,容易把幼兒帶入畫中的意境,能引起幼兒的共鳴,從而豐富孩子的美術欣賞能力。 活動目標:1.體驗欣賞活動的樂趣,感受作品中休閑、愉悅的情感。2.樂于想象作品的意境,大膽地表達自己對作品的認識和感受。3.能用繪畫的形式來表達表現自己欣賞作品后的感受。活動準備:ppt課件《吹肥皂泡的少年》,吹泡泡的工具若干,蠟筆、畫紙等作畫工具、錄音機、磁帶。活動過程:(課前感知制作“肥皂水”以及了解用吸管蘸著肥皂水來吹泡泡的過程。)一.體驗活動:吹泡泡。1. 老師和幼兒一起吹泡泡。師:來,你和好朋友一起玩“吹泡泡”。2. 請幼兒談談吹泡泡的感受。師:剛才你和誰一起吹泡泡?感覺怎樣?你是怎樣吹泡泡的?二. 出示《吹肥皂泡的少年》,引導幼兒討論欣賞。師:今天我們來欣賞一幅畫,請你仔細看,你從畫中看到了什么? 三.引導幼兒進一步欣賞和感知畫面內容。1、討論畫中人的衣著、身份和姿態,感知畫面柔和的線條給人帶來的感受。(線條)師:畫中有什么人?他在干什么?引導幼兒從線、形方面來感知作品所表達出來的愉悅與休閑。小結:彎彎的柔和的線條,能讓我們有一種舒服、休閑的感覺。2、賞析作品中的背景,感知人與背景在色彩上的樸素美、和諧美。師:畫中人的衣服是什么顏色?給你什么感覺?背景用了什么顏色?衣服和背景相近的顏色給你一種什么感覺?小結:相近的顏色作畫,能讓我們有一種很舒服、很和諧的感覺。四.整體欣賞作品,較深入地討論對作品的感覺。師:你喜歡這幅畫?為什么?這幅畫給你什么感覺?請你給作品起個名字吧!為什么會給它起這個名字呢?五.老師表達對作品意境的理解,介紹作品的名稱及作者。1. 作品意境:這是平民家庭里的孩子。這一天,哥哥帶著小弟弟在家里玩起了“吹肥皂泡”游戲,哥哥正趴在窗口旁邊,向窗外吹著肥皂泡,他聚精會神地、小心翼翼地將泡泡越吹越大,越吹越大,小弟弟正踮起腳、扒著窗臺使勁地向外觀看……“哥哥,再吹大點,再大點……” 雖然他們沒有華麗的衣服,也沒有漂亮的玩具,但他們玩著喜歡的游戲,過得休閑、愉快!2.作品名稱和作者:這是一幅油畫,名字叫《吹肥皂泡的少年》。畫家的名字叫夏爾丹,是18世紀法國著名的畫家,他最喜歡畫的就是平民的生活形象,表現人們日常生活中休閑、愉悅的活動情景,讓人感到親切、自然。六. 幼兒用繪畫的形式表現自己的理解和感受。1.師:待會請小朋友自己畫一幅畫,畫出你們吹肥皂泡的樣子。希望小朋友畫畫時也能用不同的動作、線條、色彩把畫畫得更好。把自己心里快樂的感覺畫出來。 2. 幼兒分組進行繪畫創作。七.作品評價。 展示幼兒的作品,互相欣賞,可以請幼兒找出自己喜歡的作品進行評價,說出喜歡的理由。
肥皂泡(通用16篇)
肥皂泡 篇1
教學目標:1、學會12個生字(其中3個多音字“和”、“扇”、“散” )及新詞,認讀11個字。2、抓住關鍵詞語,聯系生活實際,想象吹肥皂泡的情景,體會其中的樂趣和作者的情感。3、體會作者描寫肥皂泡時用詞的恰當、準確。4、從3—5自然段中選擇兩段背誦。教學重點:抓住關鍵詞語,想象吹肥皂泡的情景 。教學難點:通過品讀文章,抓住重點詞語,體會吹肥皂泡帶來的樂趣和作者的情感。教學時間:2課時。第一課時教學目標:1、利用各種方式學會本課的12個生字,認讀11個字,并能解釋不懂的生字生詞。2、聯系實際想一想吹肥皂泡的情景。教學重點:初步了解課文內容,正確、流利的朗讀課文。教學難點:學會本課生字新詞,解釋詞語。教學過程:一、導入:大家都吹過肥皂泡嗎?你喜歡嗎?誰愿意簡單的介紹一下你吹肥皂泡時的情景?二、新授:(一)初讀課文,整體感知。1、自由讀課文。(做到正確、流利,不丟字,不加字。)2、指名讀。(糾正學生的字音,指導三個多音字的讀音,能夠讀出自己的語氣。)。3、小組互相讀一讀,進行評議。4、默讀課文,邊讀邊想你對課文中的哪部分感興趣?用自己喜歡的方式畫一畫。5、匯報,師適時指導學生理解詞語的意思。(幫助學生理解課文內容。)(二)學習生字。1、指名讀一讀本課的生字、詞語。2、在預習中,你認為哪些字比較難,記起來有困難?自由發言。3、指導“碗”的書寫。4、試著把本課的生字都寫一寫,著重練習寫“碗”。(三)聽寫本課生字。加強生字的掌握。(四)練習朗讀課文。多種形式讀:小組讀,評出好的讀,自選段落讀……三、作業:寫生字生詞,練習有感情的朗讀課文。第二課時教學目標:1、通過朗讀課文,能夠抓住關鍵詞聯系實際,體會吹肥皂泡的情景,體會其中帶來的樂趣和作者的情感。2、體會作者描寫肥皂泡時用詞的恰當、準確。3、在熟讀課文,了解課文內容的基礎上,從3—5自然段中選擇兩段背誦。教學重點:有感情朗讀文,抓住重點詞語,想象吹肥皂泡的情景,。教學難點:體會吹肥皂泡帶來的樂趣和作者的情感。教學過程:一、導入:今天我們繼續學習肥皂泡這篇課文,體會小主人公們的樂趣。二、新授:1、自由讀課文。(做到正確、流利,能夠讀出自己語氣。)2、默讀課文,想一想,肥皂泡都有哪些特點?在書上畫一畫。3、匯報:(1)指導朗讀:體會吹肥皂泡時的快樂的情感和樂趣。(2)那么你認為哪些詞語最能表現肥皂泡的特點呢?(抓住重點詞語理解課文內容、體會作者的情感。)如:“五色的浮光”、“輕清透明”,先理解詞語的意思,再結合自己觀察肥皂泡的樣子進行想象和聯想,體會這兩個詞語準確地寫出了肥皂泡的特點,體會作者興奮的心情。(3)教師指導。(4)你也吹過肥皂泡,那么當時你的心情是什么樣的,說一說。(5)試著背誦課文。三、作業:背誦課文。摘抄你喜歡的詞句。
《肥皂泡》教學設計(精選12篇)
《肥皂泡》教學設計 篇1
《肥皂泡》 教學設計
教學內容
《肥皂泡》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目標
1.正確認讀本課六個生字,正確書寫十一個生字。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了解兒時的作者是怎樣玩“吹肥皂泡”的游戲的。
3.聯系自己的游戲體驗,以現實生活為依托進行口語交際及小練筆的練習,提高綜合語文素養。
過程與方法目標
通過品詞析句學習作者真實具體的描寫,品味本文語言文字的生動性。使學生各種形式的反復朗讀中理解課文內容,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情感態度價值觀
體會作者對游戲過程描寫得有序及細致,并體會作者由“玩吹肥皂泡”的游戲產生的美好想象。
教學重難點
體會作者對游戲過程描寫得有序及細致,并體會作者由“玩吹肥皂泡”的游戲產生的美好想象。
教學準備
1.讓學生課前吹肥皂泡。
2.老師、學生準備吹泡泡用的工具。
教學課時:兩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設計
設計意圖
(課前活動:帶著學生吹泡泡,感受其中的樂趣。)
一、創設情境,師生交流,激趣導入
同學們剛才我們玩吹泡泡的游戲,你們感覺怎么樣?(高興)像你們這么大的時候,著名的兒童文學作家冰心奶奶也自己做過泡泡水,而且她吹得肥皂泡可不一般,那小小的、不起眼兒的肥皂泡,經過她的手,她的眼,以及她的心,吹出了童年的情趣,也吹出了冰心奶奶的夢想!想知道冰心奶奶是怎么吹肥皂泡的嗎?出示課題《肥皂泡》齊讀課題
二、初讀課文,掃清字詞障礙。
1.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讀文,遇到生字詞看準多讀兩遍,遇到不認識或不理解的字詞標上記號。(可以運用工具書或聯系上下文進行理解)
《肥皂泡》教案(精選12篇)
《肥皂泡》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能積極主動地參與活動,知道洗澡的主要步驟。
2.培養觀察能力,能用語言表達出畫面上的主要情節。
3.知道洗澡能讓自己變得干凈和舒服,體驗洗澡帶來的樂趣。
活動準備
課件《肥皂泡泡》
動畫音樂《我愛洗澡》
泡泡液
活動過程
一、活動導入
圖片導入,激發興趣
教師:小朋友們看看,這是什么啊。這么多的泡泡好看嗎?今天啊,老師也帶來了一本關于泡泡的書,名字叫《肥皂泡泡》。
二、觀察畫面,理解故事的主要情節。
1.觀察封面
問“在這幅圖上,你們看到了什么”“那你們猜猜看,小豬在干什么?你們是從哪里看出來的?”
2.觀察第一頁
“今天天氣非常好,小豬想洗個熱水澡。看看,小豬手里拿著的是什么?你們洗澡的時候都會用到什么呢?”
3.觀察第二頁:
問:“小豬在干什么?共有幾個泡泡?我們一起來數一數吧。”
“小豬邀請了他的兩個好朋友一起來家里洗澡,現在老師來說一說這兩個朋友的特征,我們大家一起來猜猜看他這兩個好朋友是誰吧”。描述動物特征,讓幼兒猜測。
4.觀察第三頁
“我們來看看你們猜對了嗎。哦,你們都猜對了。現在,小豬,小兔,小熊開始愉快的洗澡了”
4.播放《我愛洗澡》,和幼兒一起做運動,并詢問幼兒洗澡的時候都洗到了我們身體上的哪一個部位。
5.觀察第四、五頁。
問:“洗完澡,小熊、小豬、小兔變得怎么樣了?”
6.觀察第六頁。
問:“洗完澡了,小熊、小兔、小豬在干什么?”
肥皂泡(精選14篇)
肥皂泡 篇1
教學目標:1、學會12個生字(其中3個多音字“和”、“扇”、“散” )及新詞,認讀11個字。2、抓住關鍵詞語,聯系生活實際,想象吹肥皂泡的情景,體會其中的樂趣和作者的情感。3、體會作者描寫肥皂泡時用詞的恰當、準確。4、從3—5自然段中選擇兩段背誦。教學重點:抓住關鍵詞語,想象吹肥皂泡的情景 。教學難點:通過品讀文章,抓住重點詞語,體會吹肥皂泡帶來的樂趣和作者的情感。教學時間:2課時。第一課時教學目標:1、利用各種方式學會本課的12個生字,認讀11個字,并能解釋不懂的生字生詞。2、聯系實際想一想吹肥皂泡的情景。教學重點:初步了解課文內容,正確、流利的朗讀課文。教學難點:學會本課生字新詞,解釋詞語。教學過程:一、導入:大家都吹過肥皂泡嗎?你喜歡嗎?誰愿意簡單的介紹一下你吹肥皂泡時的情景?二、新授:(一)初讀課文,整體感知。1、自由讀課文。(做到正確、流利,不丟字,不加字。)2、指名讀。(糾正學生的字音,指導三個多音字的讀音,能夠讀出自己的語氣。)。3、小組互相讀一讀,進行評議。4、默讀課文,邊讀邊想你對課文中的哪部分感興趣?用自己喜歡的方式畫一畫。5、匯報,師適時指導學生理解詞語的意思。(幫助學生理解課文內容。)(二)學習生字。1、指名讀一讀本課的生字、詞語。2、在預習中,你認為哪些字比較難,記起來有困難?自由發言。3、指導“碗”的書寫。4、試著把本課的生字都寫一寫,著重練習寫“碗”。(三)聽寫本課生字。加強生字的掌握。(四)練習朗讀課文。多種形式讀:小組讀,評出好的讀,自選段落讀……三、作業:寫生字生詞,練習有感情的朗讀課文。第二課時教學目標:1、通過朗讀課文,能夠抓住關鍵詞聯系實際,體會吹肥皂泡的情景,體會其中帶來的樂趣和作者的情感。2、體會作者描寫肥皂泡時用詞的恰當、準確。3、在熟讀課文,了解課文內容的基礎上,從3—5自然段中選擇兩段背誦。教學重點:有感情朗讀文,抓住重點詞語,想象吹肥皂泡的情景,。教學難點:體會吹肥皂泡帶來的樂趣和作者的情感。教學過程:一、導入:今天我們繼續學習肥皂泡這篇課文,體會小主人公們的樂趣。二、新授:1、自由讀課文。(做到正確、流利,能夠讀出自己語氣。)2、默讀課文,想一想,肥皂泡都有哪些特點?在書上畫一畫。3、匯報:(1)指導朗讀:體會吹肥皂泡時的快樂的情感和樂趣。(2)那么你認為哪些詞語最能表現肥皂泡的特點呢?(抓住重點詞語理解課文內容、體會作者的情感。)如:“五色的浮光”、“輕清透明”,先理解詞語的意思,再結合自己觀察肥皂泡的樣子進行想象和聯想,體會這兩個詞語準確地寫出了肥皂泡的特點,體會作者興奮的心情。(3)教師指導。(4)你也吹過肥皂泡,那么當時你的心情是什么樣的,說一說。(5)試著背誦課文。三、作業:背誦課文。摘抄你喜歡的詞句。
《肥皂泡》教學設計
《肥皂泡》 教學設計
教學內容
《肥皂泡》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目標
1.正確認讀本課六個生字,正確書寫十一個生字。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了解兒時的作者是怎樣玩“吹肥皂泡”的游戲的。
3.聯系自己的游戲體驗,以現實生活為依托進行口語交際及小練筆的練習,提高綜合語文素養。
過程與方法目標
通過品詞析句學習作者真實具體的描寫,品味本文語言文字的生動性。使學生各種形式的反復朗讀中理解課文內容,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情感態度價值觀
體會作者對游戲過程描寫得有序及細致,并體會作者由“玩吹肥皂泡”的游戲產生的美好想象。
教學重難點
體會作者對游戲過程描寫得有序及細致,并體會作者由“玩吹肥皂泡”的游戲產生的美好想象。
教學準備
1.讓學生課前吹肥皂泡。
2.老師、學生準備吹泡泡用的工具。
教學課時:兩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設計
設計意圖
(課前活動:帶著學生吹泡泡,感受其中的樂趣。)
一、創設情境,師生交流,激趣導入
同學們剛才我們玩吹泡泡的游戲,你們感覺怎么樣?(高興)像你們這么大的時候,著名的兒童文學作家冰心奶奶也自己做過泡泡水,而且她吹得肥皂泡可不一般,那小小的、不起眼兒的肥皂泡,經過她的手,她的眼,以及她的心,吹出了童年的情趣,也吹出了冰心奶奶的夢想!想知道冰心奶奶是怎么吹肥皂泡的嗎?出示課題《肥皂泡》齊讀課題
二、初讀課文,掃清字詞障礙。
1.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讀文,遇到生字詞看準多讀兩遍,遇到不認識或不理解的字詞標上記號。(可以運用工具書或聯系上下文進行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