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美術(shù)欣賞《吹肥皂泡的少年》
設(shè)計思路:“吹泡泡”是孩子們熟悉和喜歡的游戲,它能給孩子們帶來身心的愉悅。選擇名畫“吹肥皂泡的少年”進行欣賞活動,容易把幼兒帶入畫中的意境,能引起幼兒的共鳴,從而豐富孩子的美術(shù)欣賞能力。 活動目標:1.體驗欣賞活動的樂趣,感受作品中休閑、愉悅的情感。2.樂于想象作品的意境,大膽地表達自己對作品的認識和感受。3.能用繪畫的形式來表達表現(xiàn)自己欣賞作品后的感受。活動準備:ppt課件《吹肥皂泡的少年》,吹泡泡的工具若干,蠟筆、畫紙等作畫工具、錄音機、磁帶。活動過程:(課前感知制作“肥皂水”以及了解用吸管蘸著肥皂水來吹泡泡的過程。)一.體驗活動:吹泡泡。1. 老師和幼兒一起吹泡泡。師:來,你和好朋友一起玩“吹泡泡”。2. 請幼兒談?wù)劥蹬菖莸母惺堋煟簞偛拍愫驼l一起吹泡泡?感覺怎樣?你是怎樣吹泡泡的?二. 出示《吹肥皂泡的少年》,引導幼兒討論欣賞。師:今天我們來欣賞一幅畫,請你仔細看,你從畫中看到了什么? 三.引導幼兒進一步欣賞和感知畫面內(nèi)容。1、討論畫中人的衣著、身份和姿態(tài),感知畫面柔和的線條給人帶來的感受。(線條)師:畫中有什么人?他在干什么?引導幼兒從線、形方面來感知作品所表達出來的愉悅與休閑。小結(jié):彎彎的柔和的線條,能讓我們有一種舒服、休閑的感覺。2、賞析作品中的背景,感知人與背景在色彩上的樸素美、和諧美。師:畫中人的衣服是什么顏色?給你什么感覺?背景用了什么顏色?衣服和背景相近的顏色給你一種什么感覺?小結(jié):相近的顏色作畫,能讓我們有一種很舒服、很和諧的感覺。四.整體欣賞作品,較深入地討論對作品的感覺。師:你喜歡這幅畫?為什么?這幅畫給你什么感覺?請你給作品起個名字吧!為什么會給它起這個名字呢?五.老師表達對作品意境的理解,介紹作品的名稱及作者。1. 作品意境:這是平民家庭里的孩子。這一天,哥哥帶著小弟弟在家里玩起了“吹肥皂泡”游戲,哥哥正趴在窗口旁邊,向窗外吹著肥皂泡,他聚精會神地、小心翼翼地將泡泡越吹越大,越吹越大,小弟弟正踮起腳、扒著窗臺使勁地向外觀看……“哥哥,再吹大點,再大點……” 雖然他們沒有華麗的衣服,也沒有漂亮的玩具,但他們玩著喜歡的游戲,過得休閑、愉快!2.作品名稱和作者:這是一幅油畫,名字叫《吹肥皂泡的少年》。畫家的名字叫夏爾丹,是18世紀法國著名的畫家,他最喜歡畫的就是平民的生活形象,表現(xiàn)人們?nèi)粘I钪行蓍e、愉悅的活動情景,讓人感到親切、自然。六. 幼兒用繪畫的形式表現(xiàn)自己的理解和感受。1.師:待會請小朋友自己畫一幅畫,畫出你們吹肥皂泡的樣子。希望小朋友畫畫時也能用不同的動作、線條、色彩把畫畫得更好。把自己心里快樂的感覺畫出來。 2. 幼兒分組進行繪畫創(chuàng)作。七.作品評價。 展示幼兒的作品,互相欣賞,可以請幼兒找出自己喜歡的作品進行評價,說出喜歡的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