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美術樹林教案(精選3篇)
中班美術樹林教案 篇1
【內容與要求】
1、嘗試運用點彩畫法表現彩色的樹林,感受秋天的美麗景色。
2、通過小松鼠幫媽媽找新家活動,體驗點彩活動的樂趣及愛媽媽的情感。
【設計思路】
首先、美術活動《會變色的小樹林》是一個非常有意義的語言活動,我在分析教材的過程中發現了它蘊含的教育契機(母愛和色彩、構圖),于是把它改編成了美術活動(重點在色彩、構圖上)。
其次、中班幼兒對色彩很感興趣,用色彩表達意愿非常強烈,符合中班幼兒在美術活動中表現出的特點,再加上《指南》中說到“鼓勵幼兒經常用繪畫、捏你、手工制作等方式表現自己的所見所想”所以采用了幼兒之前沒有嘗試過的繪畫方式:點彩畫。幼兒是第一次接觸,對幼兒和我來說,都是一種新的挑戰。
最后、本次活動是主題活動《在秋天里》的一個活動,秋天是個豐收的季節,果子成熟、鮮花的美麗,平時人們都會關注,其實五彩的樹也是秋天的一景,根據中班幼兒年齡特點,運用水粉畫點彩樹葉的美術教學手段,嘗試運用油畫筆表現五彩的樹葉,讓幼兒感受秋天大樹的美麗風景。最后添畫樹林中事物,激發幼兒大膽地想象能力和創造能力。
【活動流程】
故事導入—發現點彩的秘密—幼兒作畫—小松鼠安家
【活動難點】
嘗試運用點彩畫法表現彩色的樹林,感受秋天的`美麗景色。
【活動重點】
通過活動感受色彩重疊的奇妙變化,體驗點彩活動的樂趣。
【活動準備】
1、PPT
2、貼有邊框的畫紙;事先完成好小樹干的撕貼
3、小號油畫筆;抹布;系列水粉色四盤:綠色、黃色、紅色水粉色
4、每人一個小松鼠和松鼠媽媽
【活動過程】
一、故事導入:
有一只可愛的小松鼠,他是媽媽的寶貝兒子……播放PPT,引出故事。
1、你覺得小樹林會換上什么顏色的新裝呢?
2、小樹林為什么會變色呢?你能告訴小松鼠嗎?
小結:原來是秋天到了,樹林也發生了變化(綠色、黃色、紅色)秋天真美啊!
二、發現點彩的秘密:
1、這么美的樹林是怎樣變出來的呢?(幼兒討論)(藏著畫畫的小秘密—點彩畫)
2、幼兒嘗試:
請一名幼兒上來點畫,提醒幼兒蘸上顏料后先在盤子邊上刮一刮,抹布上按一按,注意握筆的姿勢。(幼兒點畫后用兒歌提煉:小小筆、蘸一蘸、刮一刮、點一點、顏色出來真好看!)這里點點、那里點點,小樹葉長出來了(綠色)。秋天的樹葉是多彩的,誰來換一種顏色(換顏色時提醒幼兒洗筆:洗一洗、按一按)接著點(黃色)?再請一名幼兒點畫(幼兒邊點畫,邊念剛才的兒歌)。
觀察PPT里點畫的樹和小朋友點畫的樹有什么不同?哪片樹林好看?為什么?
小結:對,樹林里的樹葉點得滿滿的,真溫暖呢!
怎樣才能讓我們的樹林也變得密密麻麻感覺很溫暖呢?(多點一點)好的,你們的辦法真不錯,讓老師來把樹葉點得多一點、密一點、空白的地方再點點,讓點點連在一起,換一種顏色(紅色)再點。
小結:這片樹林又溫暖又美麗,有三種顏色用點點重疊著點出來的,這種畫畫的方法叫點彩畫。
三、幼兒作畫:
小松鼠看到這么美麗的樹林,高興地說:我找到了,我找到了,我找到新家了,我和媽媽就要在這么美麗的樹林里安家。請小朋友幫我們安一個美麗又溫暖的家吧!
1、每個幼兒用點彩畫方式繪制一片樹林。
2、教師提醒幼兒點畫時要用力均勻(美麗),不能太稀疏(不溫暖)。(樹林美麗又溫暖小松鼠和媽媽住著才舒服)
3、教師對個別幼兒進行指導,通過局部示范幫助有困難的幼兒完成作品。
四、小松鼠安家:
彩色的樹林真漂亮、真溫暖啊!小松鼠迫不及待的要搬家了,我們一起幫他們搬進新家吧!(帶領幼兒一起幫小松鼠搬家,感受成功的喜悅。)
中班美術樹林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通過欣賞四季樹林的圖片,感受不同季節的樹林產生的色彩美。
2:嘗試用同一色系的紙通過剪貼、繪畫的方式與小組合作共同表現樹林的美麗與生機。
3:能按照小組的分工進行創作,體驗合作所帶來的成功及樂趣。
4:讓幼兒體驗自主、獨立、創造的能力。
5:培養幼兒的欣賞能力。
活動準備:
知識準備:
1:幼兒在《綠野仙蹤》主題中對樹木進行過探索。
2:幼兒運用繪畫的方式表現過樹林。
3:幼兒具有看圖剪紙的能力。
4:幼兒在活動以前就已經分好了小組。
物質準備:各色色紙;剪刀;膠棒;四張底色紙;水彩筆;抹布等。
活動過程:
一:欣賞森林四季圖。
1:出示四季樹林圖片,引導幼兒感受四幅圖的色彩,感受不同色系所帶來的季節特征。
2:欣賞圖片中所表現樹木的遠近、大小等構圖特點。
二:引導幼兒與同伴學習用剪紙的方式表現不同形式的樹木。
1:幼兒大膽想象自己心目中的樹的外形特征。
2:分別請幼兒在對折紙上畫出不同外形的樹,拓展幼兒的思路。
三:教師介紹活動材料以及活動的形式。
1:教師布置任務:通過小組合作的方式來表現美麗的`樹林。
2:引導幼兒想象小動物最喜歡樹林了,可以增加一些動物來豐富畫面。
3:介紹材料:將擺放在前臺的各種色系的紙向幼兒一一介紹,提醒幼兒在取材料的時候按照色系來取。
4:討論:怎樣運用小組合作的方式來組合最美麗的樹林?(對畫面的整體構圖進行討論:提醒幼兒先不要急著將剪完的樹貼在底紙上,等大家都完成后先做好整體布局再來張貼。)
四:幼兒開始操作,教師對幼兒進行指導。
1:每一組的幼兒在組長的帶領下有目的的取材料,教師進行觀察并且指導。
2:引導幼兒剪出不同大小以及不同外形的樹。
3:對幼兒小組間的合作情況進行觀察以及指導。
4:提醒幼兒操作中養成良好的操作習慣。
五:欣賞評析作品。
每組幼兒共同為作品起名字并選派一位代表向大家做介紹。
中班美術樹林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運用不同的線條和圖案,裝飾表現樹的基本特征。
2、嘗試用剪、貼、畫的方式完成自己的創作。
3、體驗參與線描畫創作的樂趣。
【活動準備】
1、ppt圖片(包括形狀不同的樹和圖案范例)、草地背景圖。
2、白紙、記號筆、剪刀、膠棒。
【活動過程】
1、談話導入,引起幼兒活動的興趣。
(1)教師點擊課件出示樹的圖片,提問:這是什么樹?你還知道有哪些樹?
(2)教師簡單小結。
2、欣賞圖片,感知樹的不同形狀。
(1)點擊課件,幼兒欣賞不同形狀的樹,鼓勵幼兒說出樹干和樹冠的形狀。
(2)教師小結:除了我們欣賞的這幾棵樹外,在我們生活的周圍,還有許許多多的樹,他們的形狀都不一樣。有的樹干粗,有的樹干細;有的樹干直,有的樹干彎;有的樹冠大大的,有的樹冠小小的;有的樹冠是橢圓形,有的樹冠是三角形……
3、討論線描的裝飾方法。
(1)鼓勵幼兒說說自己想用的線條和圖案。
師:“今天我們就用線描的方法來畫樹,你想用什么樣的線條和圖案來裝飾你們的樹呢?”
(2)點擊課件,出示圖案,幼兒欣賞。
●出示圖案一:線條相同,粗細不同。
教師提問:這個圖案是用什么線條畫出來的?他們有什么地方不同?
教師小結:相同的線條,可以畫的`有粗有細,這樣畫出來的圖案更漂亮。
●出示圖案二:線條不同。
教師提問:這個圖案里,你發現有哪些線條?
教師小結:不同的線條組合在一起,畫出來的圖案更豐富。
●出示圖案三:線與點的組合。
教師提問:這個圖案上有什么?
教師小結:線條和點組合在一起,畫出來的圖案更有層次。
(3)教師小結:剛才我們欣賞的這幾幅圖案,都是用一些常用的線條和點畫出來的。我們小朋友在畫線描畫時,也可以試試,設計出更多、更好看的圖案。
4、幼兒創作,教師指導。
(1)教師講述創作要求:一張紙上畫一棵樹,把樹畫得大一些;畫好后把樹剪下來;抹上漿糊,貼到草地上。
(2)幼兒操作,教師巡回指導,鼓勵幼兒大膽運用各種圖案裝飾。
5、展示與評價作品,體驗成功的快樂。
(1)幼兒互相討論:最喜歡樹林里的哪一棵樹?喜歡它的什么地方?
(2)教師小結,表揚幼兒的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