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目標:
1、在具體情境中了解負數產生的背景和意義,認識負數,掌握正、負數的讀、寫法,知道正負數和0的關系。會用正、負數描述現實生活中的現象。
2、培養學生觀察、比較、聯想、猜測、推理等思維能力和獨立思考、合作交流等學習能力。
3、讓學生體驗數學和生活的聯系,獲得積極的情感體驗,進一步激發學習數學的興趣。
教學方法:
情境創設法、觀察比較法、小組合作法、歸納概括法等
教學過程:
一、情境引入,初步認識。
1、從溫度中相反量的表示方法了解正、負數。
(1)情境引入。
談話:同學們平時看電視嗎?請看屏幕(播放新聞聯播片頭)
這熟悉的音樂和畫面告訴大家,即將播出的電視節目是?老師從這個節目中收集到了幾個城市某一天的最低氣溫信息,并用溫度計表示出來了(如下)
(2)觀察匯報:仔細觀察這些溫度計,你知道了什么?
(上海是零上4℃,南京0℃,北京零下4℃)
(3)比較,產生沖突。
引導學生任選兩個城市的溫度做比較。
當有比較上海和北京時,師故作狐疑:北京和上海的溫度不一樣嗎?讓學生再次強調,一個是零上4攝氏度,一個是零下4攝氏度。
質疑:你知道在數學上是怎樣表示和區分這種意義相反的量?
(4)認識+4和-4,學習讀寫法。
(5)練一練,及時鞏固。
【說明:零上4℃和零下4℃用什么樣的數來表示和區分呢?這一個問題的提出讓學生感受到過去所學的數在表達相反意義的量時有局限性,從而產生了學習新數的需求,在這種積極的內驅指引下,主動學習開始了】
2、從海拔中相反的量的表示進一步認識正、負數。
負數的認識的教學設計與反思
六年級下冊第一單元負數的認識整體備課的教學設計
第一單元:負數
單元教學目標:1.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初步認識負數,能正確的讀、寫正數和負數,知道0既不是正數也不是負數。2.初步學會用負數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實際問題,體驗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3.能借助數軸初步學會比較正數、0和負數之間的大小。單元教學內容:1.負數地初步認識。2.數的大小比較。具體為:例1 引出負數的必要性,例2 進一步體會負數的含義,例3 認識數軸,例4 借助數軸比較數的大小, 學情分析:六年級的孩子在平時的生活中,或多或少的接觸了一些表示相反意義的一些量,他們能在教師的合理引導下,積極感受負數存在的意義。教學策略:1.選取學生熟悉的生活素材,加深對負數意義的理解。2、在學具方面,可以讓學生利用直尺,多畫數軸,在數軸中感知數的大小。 課時(一):認識負數【教學內容】負數的意義,負數的讀寫法等。【教學目標】1、結合具體情境,了解負數產生的過程、意義,對負數有初步認識。2、能正確地讀寫負數。3、能對生活中有關負數的事物產生興趣。【教學重難點】1、認識負數,理解負數的含義。2、結合具體情境,說明相反意義的量。【教學準備】實物投影設備、溫度計等。教學過程: 一、談話交流 談話:同學們,剛才一上課大家就做了一組相反的動作,是什么?(起立、坐下。)今天的數學課我們就從這個話題聊起。(板書:相反。)我們周圍有很多的自然和社會現象中都存在著相反的情況,請看屏幕:(課件播放圖片。)太陽每天從東方升起,西方落下;公交車的站點有人上車和下車;繁華的街市上有買也有賣;激烈的賽場上有輸也有贏……你能舉出一些這樣的現象嗎?六年級下冊負數的認識 教學設計和反思
一、教學內容:人教版六年級下冊第2---3頁例1,例2
二、教學目標:1.收集生活素材來滲透負數的概念。引導學生初步理解正、負數可以表示兩種相反意義的量。
2、能正確地讀寫正數和負數,知道0既不是正數也不是負數。
3、初步學會用負數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實際問題。對正數、0、負數之間的大小有個直觀的認識。
4、感受數學在實際生活中的作用,培養自主探求新知的良好品質及實際應用能力。
三、教學重點:體會負數在生活實際應用。理解負數的含義。
四、教學難點:理解正、負數可以表示兩種相反意義的量。
五、教學方法:引導自主探求知識。
六、教學準備:導學提綱、投影儀
七、教學過程
(一)復習:
1、復印存折明細記錄貼入,觀察支出(—),存入(+),這一欄的數各表示什么意義?
“+”表示( )
“_” 表示( )
他們表示的意思是()
{填相同還是相反}
2、上網收索今天的天氣預報,記錄哈爾濱,和福州的氣溫數據。
哈爾濱( )表示—--------------------------------------------
福州( )表示—--------------------------------------------
它們是以( )度為基準,例如:+16°表示--------------+16°表示--------------
—16°與—16°表示兩個( )意義的量。
哪個地方的氣溫高,哪個地方的氣溫低?
比較:+16°( )—16°{填>,<或=}
3、帶有“+”的數有-------------叫----數
帶有“-”的數有------------- 叫----數
小學一數《6、7的認識》教學設計(通用4篇)
小學一數《6、7的認識》教學設計 篇1
教材簡析
義務教育課程標準試驗教科書教學(人教版)一年級上冊,是學生已經認識了0~5各數之后進行的,是一次數的擴展。教材中提供給學生數數的資源比較明顯、豐富,數椅子數、課桌數、數人數還可以從不同的角度去數。人數的內容為了有利于學生從圖抽象出數和發展6和7兩個數之間的關系,教材安排了主題圖——集合圈——點子圖——抽象出數——用小棒擺一擺。
學生分析
班上學生的學習能力及學習起點相差比較大,大部分學生在幼兒園甚至更小的時候,已經會數甚至會讀、寫20以內各數,有一部分學生能比較熟練的進行20以內數的加減,對6、7的認識早已不在話下,但學生對數概念的建立還是不完整的、比較膚淺的,如果隨機抽取一個數,讓學生數出相應的物體,相當一部分會有困難。還有在認識1~5的序數意義時,有一些不足,有一部分學生對幾和第幾的概念還是比較模糊。還有班上學生觀察能力比較弱,需注意培養。
目標預設
1、 體會6、7的基數含義。能夠正確地數出數量是6、7的物體的個數,會讀、會寫數字6、7。
2、 了解6和7在自然數中的排列順序,會比較0~7各數的大小,知道6、7的序數含義。
3、 通過用不同方法數數、拼擺、撥珠的學習,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
4、 結合數數、寫數的過程,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書寫習慣,向學生滲透環保教育和愛護小動物的教育。
教學重、難點
體會6、7的基數及序數含義。
小學一數《6、7的認識》教學設計
教材簡析
義務教育課程標準試驗教科書教學(人教版)一年級上冊,是學生已經認識了0~5各數之后進行的,是一次數的擴展。教材中提供給學生數數的資源比較明顯、豐富,數椅子數、課桌數、數人數還可以從不同的角度去數。人數的內容為了有利于學生從圖抽象出數和發展6和7兩個數之間的關系,教材安排了主題圖——集合圈——點子圖——抽象出數——用小棒擺一擺。
學生分析
班上學生的學習能力及學習起點相差比較大,大部分學生在幼兒園甚至更小的時候,已經會數甚至會讀、寫20以內各數,有一部分學生能比較熟練的進行20以內數的加減,對6、7的認識早已不在話下,但學生對數概念的建立還是不完整的、比較膚淺的,如果隨機抽取一個數,讓學生數出相應的物體,相當一部分會有困難。還有在認識1~5的序數意義時,有一些不足,有一部分學生對幾和第幾的概念還是比較模糊。還有班上學生觀察能力比較弱,需注意培養。
目標預設
1、 體會6、7的基數含義。能夠正確地數出數量是6、7的物體的個數,會讀、會寫數字6、7。
2、 了解6和7在自然數中的排列順序,會比較0~7各數的大小,知道6、7的序數含義。
3、 通過用不同方法數數、拼擺、撥珠的學習,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
4、 結合數數、寫數的過程,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書寫習慣,向學生滲透環保教育和愛護小動物的教育。
教學重、難點
體會6、7的基數及序數含義。
教學準備
教具準備:主題圖、金魚圖、點子圖、直尺圖、計數器
《100以內數的認識》單元教學設計(精選15篇)
《100以內數的認識》單元教學設計 篇1
124(第一稿) 華農附小 一年級備課組 李清梅
一、本單元知識框架
長度單位
后續學習相關內容
二上:
·100以內的加法和減法
二下:
·萬以內數的認識
·萬以內的加法和減法前續學習相關內容一上:·20以內數的認識。
本單元的主要內容·100以內數的認識·整十數加一位數和相應的減法。二、本單元學習內容的前后聯系
三、與本單元相關知識學生的學習情況分析
學生學習了20以內數的認識,98%的學生掌握的好并會靈活地運用所學知識。
四、本單元教學目標1、能夠正確地數出版以內的物體的個數,知道這些數是由幾個十和幾個一組成的,掌握分寸00以內數的順序,會比較100以內數的大小。 2、了解和掌握個位、十位的數位的概念。理解個位、十位上的數所表示的意義,能夠正確地、熟練地讀、寫100以內的數。3、結合具體事物,使學生感受100以內數的意義,會用兵100以內 的數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事物,并進行簡單的估計和交流。4、能夠熟練地口算整十數加一位數和相應的減法。
五、本單元教學重點、難點教學重點:100以內數的讀法和寫法教學難點:1、數數過程中,當數到接近整十數時,下一個整十數應是多少2、數位的意義3、探索例7的百數圖中有哪些有趣的排列
六、本單元評價要點1、會數100以內的數,掌握數的組成、數的順序。2、會讀寫100以內的數及它們的大小比較。3、熟練地計算整十數加減一位數
七、各小節教學目標及課時安排
本單元計劃課時數:4節教學內容教學目標計劃課時實際課時(一)數數,數的組成1、認識計數單位“一”和“十”。能夠熟練地一個一個地或一十一十地數出數量在100以內的物體個數。 2、掌握100以內的數是由幾個“十”和幾個“一”組成的。 3、培養學生觀察、操作能力以及同學間的交流與合作的能力。1 (二)讀數、寫數1、讓學生初步理解個位、十位上的數所表示的意義,能正確地讀、寫出100以內的各數。2、激發學生主動探究的欲望。1(三)數的順序和比較大小1、掌握100以內數的順序,會比較100以內數的大小。 2、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發展思維能力。1(四)多些,少些1、引導學生獨立思考,初步學習對數量的估計,逐步建立數感,理解多一些、多得多、少一些、少得多的相對性,并能夠用準確地語言進行表述。 2、培養學生的合作與交流的意識與能力。 1(五)整十數加一位數和相應的減法1、比較熟練地口算整十數加一位數和相應的減法。 2、使學生應用所學知識解決生活實際問題,培養學生思維的靈活性。1(六)擺一擺、想一想1、通過動手擺小圓片,培養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2、通過觀察、猜想等方法,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和思維方式。3、培養學生間合作能力、探究精神。1綜合練習查漏補缺1合 計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