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學《三字經》優秀教案 篇1
教學目標:
1、了解《三字經》相關背景,激發學習興趣。
2、淺顯講解中國古代哲學思想及思想家。
3、通過課程內容學習,理解習慣及環境對一個人的成長的影響,學習的重要性,學習貴在專一和堅持。
教學重點:
激發學習興趣,解答為什么要學習國學,國學學什么,學了對生活會有什么影響。
教學難點:
中國古代哲學思想對人性的理解。啟發大家思考如何評判哲學思想,如果辯證的看待問題。
教具準備:三字經有關材料。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三字經》是古代小朋友上學的第一本書,是一本啟蒙讀物。他一共有1000多個字,但是包含了很多的內容,也有很多有意思的故事。三字經作為小朋友上學學的第一門課程,學了它,我們就能知道怎么做個好孩子,天上都有什么東西,為什么我們會有輩分,中國最長的河是那條河?在我們沒出生以前中國發生了什么事?我們從今天開始也要學習它,通過它我們將會了解很多的東西。
這本《三字經》會回答我們。接下來,我們來一起學習一下,它是怎么回答我們的。
二、誦讀新句子:
請一個學生上臺領讀,大家一起誦讀。
三、講解句子,闡釋概念:
1、人之初,性本善:“初”在這里就是“剛出生的時候”,“性”就是“品性、品格、德行”這句意思是:世界上的每一個人在剛出生的時候都是好的,善良的。 [討論:大家同意這個說法嗎?根據同學的回答,進一步啟發思考]
教師小結:引出,同樣的父母,一樣的家庭環境,即使是親兄弟,在天性上也有著極大的差距,如果是天性是先天決定,無法改變,人人一樣,那為什么會有這些不同呢?我們的祖先難當沒有發現這個現象嗎?接下我們,我們看看三字經是如何解釋這個現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