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草》優秀教案 篇1
教學目標:
1、掌握古詩中三個生字:枯、榮、盡。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古詩,背誦古詩。
3、學習古詩中一些詞的含義:離離、原、歲、枯、榮、盡。
4、了解古詩大意,感受小草頑強的生命力。
5、激發學習古詩的興趣。
教學重點:了解古詩大意,感受小草頑強的生命力
教學難點:學習古詩中一些詞的含義:離離、原、歲、枯、榮、盡,
教學課時: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從一年級學過三首古詩《鋤禾》,《鵝》,《畫》導入(學生背)我國古代出了很多很多詩人,他們寫了很多很多詩。這些詩寫得可美了。今天,咱們再來學一首。(出示)
二、整體感知
1、詩的題目和作者:
唐朝
白居易
《草》(領讀題目和作者)
2、學習本課3個生字
3、讀課文,了解古詩內容:這首詩寫了什么,提出不懂之處(學生自由讀課文)
三、精讀深化
4、引導學生讀懂這首詩
(1)這首詩是寫哪兒的草呢?請看“離離原上草”中的“原”字。誰能用“原”這個字組個詞語?
(老師板書學生回答的詞語)這里的“原”就是指的草原。
“原上草”,就是草原上的草。
(2)草原上的草長得怎么樣呢?
(老師在黑板上畫一幅“草原圖”。)讓學生看圖回答問題草原上的草長得怎么樣?。以草的旺盛茂密解釋“離離”是什么意思了。把這一句的意思連起來說一說
(3)“一歲一枯榮”。讓學生用“歲”說一句話,使學生明白一歲就是一年。再以一年四季草的變化描繪“一歲一枯榮”的情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