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堡港的變奏 篇1
課堂教學設計Ⅰ
一、教學目標
(一)理解本文綜合運用多種敘述方法的寫作特點。
(二)了解本文在敘述中將記敘、議論、描寫有機結合的寫作方法。
(三)理解本文刻畫人物時所運用的烘托和陪襯的手法。
二、難點、重點分析
(一)本文可分為幾部分?各寫了哪些內容?
分析:全文共35個自然段,可分為三部分。
第一部分(1~7段)寫中國漢川號貨輪改變了漢堡港的節奏。
第二部分(8~32段)寫中國漢川號貨輪引起漢堡港變奏的原因——破例裝載一套貴重設備,勝利完成了高難度的裝船任務。這一部分是文章的主體,按裝船事件的三個環節,可分為三個層次。第一層(8~19段)寫貝漢廷以極其詳盡的配載圖和極科學的說明維護了裝運本國急需設備的權利。第二層(20~27段)當在與西德工頭吉亞特較量之后,貝漢廷組織全船技術力量出色完成了裝貨任務。第三層(28~32段)寫由于貝漢廷的嚴格要求,船員們艱苦奮戰,裝運的貨物綁扎得無懈可擊。
第三部分(33~35段)寫漢堡港變奏的熱烈場面,贊美引起漢堡港變奏的漢川號船長貝漢廷。
(二)課文的中心人物是誰?作者采用了哪些方法來刻畫他?
分析:中心人物是漢川號船長貝漢廷。
文章采取以下三種方法來刻畫他:首先,是正面描寫。例如,寫他率部下共同奮戰制訂配載圖,寫裝載成功后,他沒有頻頻“謝幕”,卻“滿頭大汗地躲在船艙里”,“婉謝”記者拍照,這些正面描寫,寫出了他強烈的責任心和謙遜淳樸的性格。其次是側面描寫。例如,在寫“綁扎”和“檢驗”這兩個情節時,文章從驗貨師由嚇唬、挑剔,到后來“未等綁扎完畢就開來了檢貨證明”,這就從側面襯托出貝漢廷杰出的指揮才能和豐富的工作經驗。再次是在對照中來表現人物性格。例如,通過吉亞特從傲慢、固執到被動、認輸的前后對照,襯托出貝漢廷的有膽有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