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燈籠
大年夜,點燈籠,
一盞一盞紅彤彤,
山村娃娃鬧年夜,
燈花照的臉兒紅。
作者:劉紅美、倫志華
小燕子
小燕子,真美麗,
我們大家都愛你,
除害蟲,保莊稼,
你為豐收出力氣。
作者:劉紅美、倫志華
月牙彎彎
彎彎月牙,
月牙彎彎,
我愿做一只小船,
飄香祖國寶島臺灣。
作者:劉紅美、倫志華
新年到
新年到,新年好,
森林里面真熱鬧,
小兔跳,小狗叫,
小熊也想把舞跳,
唱歌跳舞興致高,
祝賀大家新年好。
作者:劉紅美、倫志華
小杜鵑
小杜鵑,真美麗,
我們大家喜歡你,
紅燈籠
大年夜,點燈籠,
一盞一盞紅彤彤,
山村娃娃鬧年夜,
燈花照的臉兒紅。
作者:劉紅美、倫志華
小燕子
小燕子,真美麗,
我們大家都愛你,
除害蟲,保莊稼,
你為豐收出力氣。
作者:劉紅美、倫志華
月牙彎彎
彎彎月牙,
月牙彎彎,
我愿做一只小船,
飄香祖國寶島臺灣。
作者:劉紅美、倫志華
新年到
新年到,新年好,
森林里面真熱鬧,
小兔跳,小狗叫,
小熊也想把舞跳,
唱歌跳舞興致高,
祝賀大家新年好。
作者:劉紅美、倫志華
小杜鵑
小杜鵑,真美麗,
我們大家喜歡你,
《滿山的燈籠火把》第二課時 篇1
教學目標:
1、抓住重點句子品讀感悟,體會“我”的善于思考與堅強勇敢,體驗“我”得到全村父老鄉親救助時的感動與感激之情,進而感悟鄉親們的淳樸和善良,我們的生活需要互相幫助。
2、指導學生聯系課文和生活實際理解“雨幕、盲目、堅持、渴望、漫山遍野”,正確運用這些詞。
3、指導學生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教學過程:
一、激情導入
每個人的成長過程中,總會有許多難以忘懷的事情,總有令人終生銘記的感動,那一聲聲焦急的呼喚,那滿山遍野的燈籠火把就永遠銘刻在作家鄒德學的心里。孩子們,今天我們接著學習第九課《滿山的燈籠火把》,一同去體驗那份感動于感激。
二、細讀2—5自然段,體會“我”的聰明、勇敢。
1、通過昨天的學習,你知道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作者按社么順序講述的?
2、體驗環境惡劣。
(1)這件事怎么發生的?聽老師讀課文,邊聽邊想象當時的天氣情況,在特別能表現天氣情況的詞語下面畫上圓點。
(2)生交流找到的詞語,課件出示句子,理解“雨幕”。
(3)你能用一個詞說說當時的天氣情況嗎?
(4)作者為社么要這樣具體些天氣的惡劣?
3、體驗剛墜入土井時的慌亂無助。
(1)剛墜井時,我是怎么做的?找出有關的句子畫上直線,讀一讀,在寫我動作的詞下滑上三角形符號,并用心體會我是怎樣一種心情。
(2)指名生讀句子,(課件出示句子)找出動詞。
(3)你從中體會到我此時是怎樣一種心情?
(4)能用你的朗讀表達出我當時的慌亂嗎?(自讀、指名讀、點評指導再齊讀。)
燈籠教案 篇1
設計意圖:
燈籠會發光,又有各種各樣的造型,是孩子們日常生活中很喜歡的一個事物,結合我們小班“燈”的這一課題,我設計了本次的美術活動,意在讓孩子用刮畫這一技能做出燈籠的身體,并嘗試卷出燈籠的身體,最后能夠體驗到手工制作給自己帶來的樂趣。
活動目標:
1、能夠運用刮畫筆在刮畫紙上畫出各種線條圖案,并嘗試將畫紙卷成圓柱體做燈籠身體。
2、在制作燈籠的過程中感受制作燈籠帶來的樂趣。
活動重難點:
重點:能夠運用掛畫筆在刮畫紙上畫出各種線條圖案。
難點:將畫紙卷成圓柱體做燈籠身體。
活動準備:
1、16k透明刮畫紙,刮畫筆,燭臺,扭扭棒,雙面膠,彩色流蘇,卡紙,即時貼,打孔機
2、ppt課件,步驟視頻
活動過程:
一、出示線條,引起幼兒興趣
師:“孩子們,今天周老師給你們帶來了一個好朋友,我們來看看它是誰?”(直接用白板出示直線)
師:“咦~它是誰呀?”(線)
師:“哦~它是一條什么樣的線呀?”(直直的)
師:“這條直線寶寶呀會變身,你們看。”(在白板上畫出彎彎的線)“直線寶寶怎么樣了?”(變成彎彎的了)
師:“現在呢?”(在白板上畫出粗粗的彎彎的線)(幼:變粗了)
師:“線條寶寶真厲害,現在又變成什么樣了?”(在白板上畫出圈圈線)(幼:一圈一圈的)
師:“線條寶寶的本領可真大,可以直直的,也可以彎彎的,可以粗粗的,也可以細細的,周老師想請你們把線條寶寶畫下來,你們愿意嗎?”(愿意)
《滿山的燈籠火把》說課稿 篇1
教學目標
1、了解場面描寫的方法,并把這種寫法運用到習作中去。
2、了解“說”的幾種不同表達方式,并嘗試運用。
3、學會按照正確的格式創作書法作品。
4、讀懂積累一些古代的愛國名言。
教學重點
詞句段運用(相同句式“說”的不同表達方式)。
教學難點
理解并積累一組愛國名言。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了解場面描寫的方法,學習運用。
2、學習并運用說話的幾種不同表達方式。
教具準備
課件
教學設計
一、交流平臺
1、讀下面兩段文字,說說描寫的內容有什么共同特點。出示:【課件2、3】
文段1:為了拖住敵人,七連六班的五個戰士一邊痛擊追上來的敵人,一邊有計劃地把大批敵人引上了狼牙山。他們利用險要的地形,把沖上來的敵人一次又一次地打下去。班長馬寶玉沉著地指揮戰斗,讓敵人走近了,才下命令狠狠地打。副班長葛振林打一槍就大吼一聲,好像細小的槍口噴不完他的滿腔怒火。戰士宋學義扔手榴彈總要把胳膊掄一個圈,好使出渾身的力氣。胡德林和胡福才這兩個小戰士把臉繃得緊緊的,全神貫注地瞄準敵人射擊。敵人始終不能前進一步。在崎嶇的山路上,橫七豎八地躺著許多敵人的尸體。
文段2:開頭是海軍兩個排,雪白的帽子,跟海洋一個顏色的藍制服。接著是步兵一個師,以連為單位,列成方陣,齊步行進。接著是炮兵一個師,野炮、山炮、榴彈炮、火箭炮,各式各樣的炮,都排成一字形的橫列前進。接著是一個戰車師,各種裝甲車和坦克車兩輛或三輛一排,整整齊齊地前進;戰士們挺著胸膛站在戰車上,像鋼鐵巨人一樣。接著是一個騎兵師,“紅馬連”一色紅馬、“白馬連”一色白馬,五馬并行,馬腿的動作完全一致。以上這些部隊,全都以相等的距離和相同的速度經過主席臺前。當戰車部隊經過的時候,人民空軍的飛機也一隊隊排成人字形,飛過天空。毛主席首先向空中招手。群眾看見了,都把頭上的帽子、手里的報紙和別的東西拋上天去,歡呼聲蓋過了飛機的隆隆聲。
燈籠教案設計 篇1
活動目標:
1、學習將圓形紙片折疊成三角形并組合拼搭成三角面燈籠的技能。
2、學習簡單地裝飾技能,初步培養幼兒的審美情趣。
3、培養幼兒的動手操作能力以及對美工活動的興趣。
4、讓幼兒體驗自主、獨立、創造的能力。
5、感受作品的美感。
活動準備:
范例、大小相同的圓形紙片若干、膠水,串繩、珠子等操作材料。
活動過程:
一、引起興趣。
1、出示范例,幼兒觀賞。
2、提問:
(1)這是什么?(燈籠)是用什么材料做成的?
(2)你知道這是用什么形狀的紙做成的嗎?(圓形)一共用了幾個圓形紙片?(有12片、16片、20片等各種樣式)圓形中間是什么形狀?你會把圓形紙片折疊成三角形嗎?(請個別幼兒示范后教師再重點講解)
(3)出示大小不同的兩個三角面燈籠,提問:為什么兩個燈籠會不一樣大小?
(圓形紙片大小不同,做成的燈籠大小也不同,一只球體所需要的圓形紙片大小應該是一樣的)
二、示范講解。
1、圓形紙片折疊成三角形。
重點要求幼兒做到:要折疊出相同大小的三角形。
2、粘貼。
(1)每一張圓形紙片的三處折疊部分要和另外三個圓形紙片的折疊部分粘貼起來就成球體。
(2)涂膠水粘合時要對整齊。
(3)用串繩、珠子進行裝飾,制作成燈籠。
三、幼兒操作,教師巡回指導。
1、提醒幼兒可以根據自己的需要選擇不同數量的圓形紙片進行制作。
2、先將圓形全部折疊成三角形后,然后再一起拼搭粘貼。
《燈籠》說課稿范文 篇1
一、說教材
《滿山的燈籠火把》是小學語文S版教材四年級上冊第三單元的一篇精讀課文。課文記敘了作者小時候有一次遇到了危難,全村男女老少一起出動援救的動人情景。教育學生在危難面前要勇敢、堅強、聰明以及關心他人、愛護他人。
二、說學情
本單元以“成長”為主題,寫了不同人物在成長過程中難以忘懷的事情。他們當時的年齡與學生比較接近,學生讀起來容易產生共鳴。四年級的學生比較活躍,有了一定的理解能力,不難體會出文章的思想感情來,但要學生從作者的身上得到一定的啟示,這有些困難,需要教師教學時注意啟發引導。另外,理解“只有眼淚在不停地流著,是熱的”這句話時,也存在一定的難度。
三、說教學目標
依據新課程的教育理念,特制定以下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能力目標:
1、學會本課9個生字和新詞。
2、理解課文中重點詞句的意思。
3、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4、學會用“堅持、渴望、滿山遍野”各寫一句話。
(二)過程與方法目標:
引導學生通過“讀、找、劃、議、悟、說”的方法學習課文,讓學生深刻理解全村人對我的愛。
(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
體會“我”在危難之中的堅強、勇敢、聰明,教育學生關心他人,愛護他人。
(四)教學重點:
指導學生抓住重點詞句理解課文內容,體會文章表達的思想感情。
(五)教學難點:
讓學生從作者童年這件難忘的事情中得到成長的啟示。
四、說教法
根據本篇課文特點和本班學生特點,在教學中我采取這樣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