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石》教案 篇1
教學目標:
1、認識"博、珍"等11個生字,會寫"歷、史"等8個字。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3、初步了解一些古生物知識,有保護珍稀生物的意識。
教學重點:
認識"博、珍"等11個生字,會寫"歷、史"等8個字。
教學難點:
初步了解一些古生物知識,有保護珍稀生物的意識。
教學方法:
小組合作研討法,主動探究學習法;
教學準備:
1、多媒體課件:介紹銀杏樹、大熊貓、中華鱘的資料。
2、生字卡片。
3、師生一起搜集古生物的有關資料。
教學課時:
兩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認識11個生字。會寫4個字。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3、初步了解一些古生物知識,有保護珍稀生物的意識。
教學重點:
識字、寫字,初步了解古生物知識,有保護珍惜動物的意識。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揭示課題
1、大家知道我國的國寶是什么?(播放課件大熊貓)
老師講述:大熊貓是我國特有的珍稀動物。大家都知道它愛吃竹子,其實它還愛吃肉呢。像大熊貓這樣的古生物,我們從它身上進行研究,能了解許多古代的知識,所以我們稱它為活化石。
2、板書:化石,你知道什么是化石嗎?(化石:保存在地層中的古代生物的遺體和遺跡,叫化石。)見過化石嗎,在哪里見過?它是什么樣子的?(播放恐龍化石圖片)
在"化石"前面加上"活"字,這節(jié)課學習"活化石"這課,看了課題,你有什么問題?
(充分利用現(xiàn)代化教學手段,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讓學生在繪聲繪色的解說和生動的畫面的展示中受到感染,引起學生的求知欲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