貨幣教案 篇1
1. 貨幣產生四階段;偶然的物物交換(一對一)——擴大的物物交換(一對多)——以一般等價物為媒介(多對一)——以貨幣為媒介的交換(商品—貨幣—商品)。商品流通一定是商品交換,商品交換不一定是商品流通。
2. 2只羊=1把石斧,石斧是羊的等價物,等號后的物品是等號前的物品的等價物。1把斧頭=15千克大米:1把斧頭的價值通過15千克大米表現出來,15千克大米是一把斧頭的交換價值。
3. 一般等價物是從商品中分離出來,可以直接和其他一切商品相交換并表現其他一切商品價值的商品。一般等價物的本質是商品。貨幣是從商品中分離出來,固定地充當一般等價物的商品。貨幣的本質是一般等價物。
4. 金銀的自然屬性決定了它最適宜充當一般等價物(體積小、價值大、便于攜帶、久藏不壞、質地均勻、易于分割。)金銀固定地充當一般等價物,就是貨幣。金銀天然非貨幣,貨幣天然是金銀。貨幣是商品交換長期發展的產物。
5. 貨幣的基本職能有二:價值尺度和流通手段。另外還有貯藏手段、支付手段和世界貨幣。貨幣執行價值尺度職能時,只需要觀念上的貨幣。執行流通手段時,需要實實在在的貨幣。執行貯藏手段時,,也必須是實在實在的貨幣和足值的貨幣。支付手段用于支付賦稅、租金、工資、債務、利息、地租。世界貨幣是指貨幣具有在世界市場充當一般等價物的職能。貨幣的五種職能的共同本質就是一般等價物。
6. 紙幣是由國家發行的、強制使用的貨幣符號。紙幣沒有價值,不能執行價值尺度職能。紙幣只有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紀念幣是由國家發行的強制使用的貨幣,由金銀等合金做成,既有使用價值也有價值,是商品。鎳幣是金屬貨幣,起紙幣作用,不能和金幣和銀幣相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