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教學內容:整數加法運算定律推廣到小數。
二、三維目標:
①知識與技能:使學生初步理解整數加法運算定律對小數加法同樣適用,并會運用這些定律進行一些小數的簡便運算。
②過程與方法:進一步培養學生分析、綜合的能力和良好的計算習慣,從而培養學生的數感。
③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培養學生做事認真、講究方法、注重實效和團隊合作意識。
三、教具準備:
自制課件
四、教學過程:
1、復習:看哪組算得快。(開火車比賽。比賽規則:每列的第一個同學做完后第二個同學接著上來做,比比哪一列最先算完,其他同學邊看邊觀察,你發現了什么?)
6.7+2.5= 4.4+3.7=
6.22+0.78= 1.16+4.84=
0.78+5.22= 4.83+1.17=
(6.4+1.3)+8.7= (2.8+5.5)+4.5=
把整數加法運算定律推廣到小數教學設計
《把整數加法運算定律推廣到小數》校際教研教學設計
一、教學目標:
①認知目標:使學生初步理解整數加法運算定律對小數加法同樣運用,并會運用這些定律進行一些小數的簡便運算。
②能力目標:進一步培養學生分析、綜合的能力和良好的計算習慣,從而培養了學生的數感。
③情感目標:培養學生做事認真、講究方法、注重實效和團結合作意識。
二、設計意圖:
本節課是在學生已經學習了“小數加、減法的意義和計算法則”和“小數連加、連減和混合計算”的基礎上學習的,在教學設計上力求體現以下幾點:
1、密切聯系生活。以同學們春游購物為主線。在計算每組商品的價線中經歷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感受數學來源于生活又應用于生活,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積極、主動參與數學學習活動,在活動中得到情感體驗。
2、改變學習方式。從問題出發,提出猜想,通過自主舉例、驗證,合作交流,探索出整數加法運算定律同樣適用于小數加法的運算,在實現這一目標的同時,培養學生的演繹推理能力及應用意識等多元目標。
三、教具準備:
自制課件
四、教學過程:
㈠創設情境,初建表象
出示“春游購物”情況表,讓學生仔細觀察,哪幾組商品的價線剛好合并成整元數?并根據這些信息,說說怎樣判斷兩個小數能否合并成一個整數?
㈡自主探究,學習新知
1、回憶定律
說一說整數加法有哪些運算定律?
2、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①問題:整數加法運算定律對小數加法也適用嗎?
②先獨立舉例驗證,然后小組合格交流。
③小組匯報交流結果
運算定律與簡便計算教學設計
第八冊第三單元《運算定律與簡便計算》教學設計
一、本單元知識框架
二、本單元學習內容的前后聯系
三、與本單元相關知識學生的學習情況分析
1.學生在前面的學習中,已經接觸到了反映這五條運算定律的大量例子,特別是對于加法、乘法的可交換性、可結合性,這些經驗構成了學習本單元知識的認知基礎。
2. 將運算定律與簡便計算的內容集中在一個單元學習,雖然系統性很強,但是教師教學難度增大,部分學生接受知識有困難,知識內容易混淆,課時安排也顯得比較緊。例如乘法運算定律,安排3課時,其中乘法分配律就是一個難點,在以往的教學中常見的就有分配混亂或不完全分配等現象,雖然例題以現實的情境為背景,學生比較容易理解,但在運用定律進行簡便計算時,學生仍然出現這樣那樣的錯誤,這一點我們在備課中應有所意識,適當調整課時安排,并充分考慮學生練習中可能出現的錯誤,加強易混知識的辨析練習。
四、本單元教學目標
1.探索和理解加法交換律、結合律、乘法交換律、結合律和分配律,能運用運算定律進行一些簡便計算。
2. 培養根據具體情況,選擇算法的意識與能力,發展思維的靈活性。
3. 感受數學與現實生活的聯系,能用所學知識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五、本單元教學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探索和理解加法交換律、結合律、乘法交換律、結合律和分配律,能運用運算定律進行一些簡便計算。
教學難點:培養根據具體情況,選擇算法的意識與能力,發展思維的靈活性。
《運算定律和簡便運算的復習》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使學生理解、掌握四則運算的五大定律和兩個性質。
2.掌握積、商的變化規律。
3.能運用這些定律、性質和規律進行簡便計算,提高計算能力。
教學重點
運用定律、性質和規律進行簡算。
教學難點
如何“靈活”運用。
教具與學具準備
多媒體
教學過程設計
一、尋求起點,揭示課題
1、你能在2分鐘內完成下面6道題嗎?試試吧。
①103+28+97+72 ②688-291-9
③(25+12) ×4 ④25×44
⑤129×101-129 ⑥÷125÷8
你們能告訴我為什么能那么快嗎?
生:這些題都可以簡便計算。今天我們就一起對這些定律和性質進行復習和整理。(板書課題)
三、梳理知識,分類整理
1.做這些試題的時候你們都用了哪些運算定律呢?(板書:加法交換律,加法結合律,乘法交換律,連除的運算性質,乘法分配律)有補充嗎?
老師曾經總結過是5定律2性質。
2、自主看書,完成任務。(出示課件)
a、請把5定律2性質的意義和字母表達式說給同桌聽。
b、同桌商量,(思考:哪些是相同的?哪些容易混淆?)請你分類整理,讓人一目了然。
師:老師黑板上也挺亂,想聽聽同學們是如何分類整理的?
學生匯報。根據四則混合運算,進行分類:加法有加法交換律,加法結合律;減法的運算性質;乘法有乘法交換律、乘法結合律、乘法分配律;除法有除法的運算性質。
乘法運算定律教學設計(通用14篇)
乘法運算定律教學設計 篇1
學習目標
1、知道乘法結合律,能運用運算定律進行一些簡便運算。
2、培養學生根據具體情況,選擇算法的意識與能力,發展思維的靈活性
3、能用所學知識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學習難點:
探究和理解結合律,能運用運算定律進行一些簡便運算。
學習重點:
探究和理解結合律,能運用運算定律進行一些簡便運算。
教學流程:
主題圖引入(觀察主題圖,根據條件提出問題。)
一、自學提綱
1、針對上面的問題1列出算式,有幾種列法。
2、為什么列的'式子不同,它們的計算結果是怎樣的。
3、兩個算式有什么特點?你還能舉出其他這樣的例子嗎?
4、能給乘法的這種規律起個名字嗎?能試著用字母表示嗎?
5、乘法結合律有什么作用。
6、根據前面的加法結合律的方法,你們能試著自己學習乘法中的另一個規律嗎?
7、這組算式發現了什么?
二、小組合作學習
根據自學指導,交流匯報,驗證。
1、小組討論乘法的結合律、結合律用字母怎樣表示。
2、各小組展示自己小組記定律的方法。
3、分別說說是用什么方法記住這些運算定律的。
4、討論為什么要學習運算定律。
先乘前兩個數,或者先乘后兩個數,積不變。這叫做乘法結合律。
三、交流匯報,集體訂正
四、當堂訓練
1、下面的算式用了什么定律
(60×25)×8=60×(25×8)
2、 27/2—4 P25/做一做2
3、在□里填上合適的數。
30×6×7 = 30×(□×□) 125×8×4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