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級(下冊)“圓柱和圓錐”教學說明
教材解讀
圓柱與圓錐都是基本的幾何形體,也是生產、生活中經常遇到的幾何形體。全單元編排五道例題、四個練習,把內容分成四段教學。依次是圓柱與圓錐的特征、圓柱的表面積、圓柱的體積、圓錐的體積。
1.通過觀察、操作,認識圓柱和圓錐。
例1的圖片里,有些物體是圓柱形的,有些物體的一部分是圓柱形的,也有些物體不是圓柱形的。而且,在圓柱形的物體中,有的高,有的矮,有的厚,有的薄,這就為認識圓柱提供了豐富的具體對象。
要引導學生進行觀察、交流,同時教師要給予必要的講解。讓學生仔細觀察圓柱,發現圓柱的上、下兩個面是相同的圓形,圓柱的側面是曲面,而且圓柱上下是一樣粗的。前兩點學生容易注意到,第三點往往會疏忽,在交流的時候,要引起學生的注意。在“練一練”里,教材安排了上、下兩個底面大小不同的杯子和木桶,兩個底面雖然相同但兩底之間粗細不同的腰鼓,還有底面是正六邊形的盒子,讓學生指出這些物體都不是圓柱形,從而加強對圓柱特征的體驗。
例題引導學生把認識圓柱的學習方法遷移到認識圓錐上來,在觀察圓錐形物體的基礎上抽象出圓錐的幾何圖形,在交流圓錐特征的過程中認識圓錐的頂點、底面和側面。在圓錐的幾何圖形上用虛線畫出頂點到底面圓心的線段,幫助學生理解圓錐高的含義。
練習五的設計重視空間觀念的培養,都是動手操作的習題。第2題從正面、上面、側面觀察圓柱和圓錐,通過立體圖形與平面圖形、曲面與平面的相應轉化,加強對圓柱、圓錐特征的體驗,發展空間觀念。第3題把長方形繞它的一條邊旋轉形成圓柱,把直角三角形繞它的一條直角邊旋轉形成圓錐,把半圓繞它的直徑旋轉形成球,讓學生在動態中感受這些幾何體。